萍乡打造海绵城市实现水循环收集利用

26.06.2016  22:43

萍乡属丘陵低洼地带,雨季比较集中,过往城市建设没有注重对原有山水林田湖的保护利用,内涝成“江南煤都”一大顽疾。 为改变这一现状,萍乡打造海绵城市建设,实现雨水循环收集利用,科学统筹,成为全国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江西台记者李先报道:
位于萍乡市滨河西路的金螺峰公园,一直是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地方。由于此处地基较软,路面上的花岗岩砖头几年前开始出现破损,每逢下雨,地基与砖头之间的坑洞就会积水并漫至路面:“以前的时候要是下雨的话,泥水都很多
为此,萍乡市把金螺峰公园作为首个海绵体项目,在公园路面铺了一块大大的“海绵体”——2275平方米的透水砖和透水型混凝土。降雨时能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缺水时又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萍乡市建设局副局长赖清:“现在有一个收集系统,就把它直接多余的水分就收集到我们蓄水池,超过我们吸收面的,我们就把它排到河里面去。
一直以来,内涝是这座城市的一大顽疾,而作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地区,还面临着严重水质污染问题,海绵城市构想应运而生,在国内没有先例情况下,技术从哪来、资金如何筹集、制度如何保障?萍乡市建设局局长李新民:“这些设计院也很少从事过海绵城市的工作,缺乏了解,以现有的技术力量难以支撑目前庞大繁杂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
面对千头万绪,萍乡海绵城市建设一开始就树立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与机制模式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培植海绵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管廊建设相结合的“六大结合”发展理念,为解决建设中存在的散、小、乱问题,创造性地将新老城区121个子项目整合为6个项目包,全部采用PPP模式,先解决建设资金问题。萍乡市海绵办副主任刘民:“通过项目的集成,确确实实能够避免原来各自为政而项目不成系统的弊端。
如何达到最佳建设效果,萍乡打破行政功能划分束缚,由政府、企业、技术团队、银行联合组建海绵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全过程市场化运营。萍乡市副市长夏兴:“请一家公司负责对效果的管控和监测,这样的话呢又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从去年9月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至今半年多时间,立竿见影,前段时间萍乡遭遇一轮强降雨,而经海绵体改造的城区基本上安然无恙,市建设局小区居民欧阳辉群说,改造后的院落,下雨天不湿鞋,干旱季水照样清树照样绿:“经过海绵城市的改造后的话呢,已经焕然一新了。
到目前,萍乡在建海绵项目20个,基本建成15个,完成投资13.36亿元,完成改造建设多个海绵小区和公园,一座江南“海绵城市”初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