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萧克:战斗闲暇著40万字小说 讲述中国革命

17.05.2015  14:43
原标题:开国上将萧克:战斗闲暇著40万字小说 讲述中国革命

北京往西百公里,溯永定河上游的清水河而上,穿过一座连着一座的青山,青翠的山峦中两个大红色的“马栏”映入眼帘,这里就是马栏村。

走进马栏村,沿村委会前面的一条青石板路而下,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四合院,门侧题写“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这里曾经是萧克将军带领平西军民抗击日军侵略的驻地。

推开挺进军司令部旧址的大门,司令员萧克的一首诗带着记者进入那段峥嵘岁月:“北渡拒马河,百花山在望。建立挺进军,深入敌心脏。放眼冀热察,前程不可量。军民同协力,胜过诸葛亮。抗战虽持久,笑我力正壮”。

红线遍布村道 串起挺进军记忆

走进马栏村,一眼便能看见地上用砖铺成的红线。作为抗战旧址,马栏村内散布着很多有历史故事的老房子,它们点缀着这个古村落。

村干部杨红英说,红线指引着一个个遗址,每到一个遗址,红线就会出现一个箭头。村里大部分建筑几乎都和那段历史有关,杨红英说,村里最有价值的便是挺进军司令部旧址。

1997年开馆时,已经90岁高龄的萧克将军亲自前来参加开馆仪式并手书了“冀热察挺进军驻地”的题字。

将军险因空袭遇难

如今在司令部的旧址上,可以看见被外力损坏一角后重新修复的痕迹。杨红英说,这便是当年敌机来犯投下的炸弹造成的。

村里的陈列馆展示里,还有一幅油画,油画描绘着当时八路军用枪打敌军飞机的场景。村里老人对这一件事也多有记忆,当时汉奸走漏风声,敌机来犯,在司令部的上空投下炸弹,炸坏了司令部一角,当时司令部人员全都躲进了防空洞,未造成伤亡。

半年后,挺进军司令部在四面环山的冷水泉村过夜。萧克住的院子,有一棵枝叶茂盛的老槐树,他就住在树后的西厢房。拂晓时分,日军飞机前来轰炸,炸弹正好落在院子之中,轰然炸响。老槐树被炸焦,但老槐树繁茂的枝干挡住了四散的弹片,萧克安然无恙。

战斗闲暇著40万字小说

萧克将军的儒将风范,远近闻名。转战平郊期间,他阅览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书籍,稍有闲暇就提笔创作。战斗期间,萧克创作了不少文学作品,最有名的就是长达40余万字的军事题材小说《浴血罗霄》。

浴血罗霄》的创作缘于苏联小说《铁流》。1936年西安事变后,萧克读完苏联小说《铁流》,书中俄国工农武装队伍的故事让萧克激动不已。他觉得应该有一部中国的《铁流》,讲述中国的革命战争,为此,萧克决定以罗霄山脉一支红军游击队伍成长的历程为故事主线,以此展现中国革命力量的兴起和发展。小说最初定名《罗霄军》,新中国成立后改名《浴血罗霄》。

1991年3月,《浴血罗霄》荣获1984 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人物档案

萧克(1907-2008)

原名武毅,字子敬。湖南嘉禾人,黄埔四期毕业。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历任八路军一二○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一参谋长等职。解放后任军训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记者 林野  资料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