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拓贵族:民心工程的未来在何方?

14.04.2014  17:43

  3亿元投入、上千个站点、10万辆自行车、100万人办卡……曾广受关注的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打造了“满街都是自行车”的亮丽风景线,然而4年多的时间之后,却陷入“车辆少、租车难”,部分站点瘫痪荒废的地步。“民心工程”缘何成为“闹心工程”?(4月14日 京华时报)

  记得前几年,笔者还居住在南昌的时候,公共自行车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笔者的目光。有空有闲的时候,笔者和几个朋友租几辆自行车,在街上悠然自得的闲逛,好不开心。

  几年过去了,笔者发现原先那亮丽的风景线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稀稀落落的几辆车,管理员不知所踪。有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周围甚至堆满了垃圾,令人唏嘘不已。

  现在,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在想,长此以往,民心工程的未来究竟在何方?

  说来说去,昔日广受好评的工程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也不过就是个管理的问题。一样东西管理的好不好?当然是管理员的责任。公共自行车管理成这个样子,运营企业难逃问责。

  作为运营民心工程的企业,既然不能尽到职责,就该让能够尽责的企业来运营。作为政府,当初在挑选这样企业的方面是不是经过认真筛选?现在企业出现了管理问题,有没有考虑过换更适合的企业来运营呢?

  所以,作为民心工程的主管方,政府应该做到对运营企业的严格监管,谁运营谁负责,这家不行就换一家,让真正能够用心经营的企业来经营;运营企业应该专人负责,出了问题有具体的责任人负责,如果企业因为亏损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够继续经营,那就该把运营权让出来,给别的更用心更能负责的企业。

  唯有如此,民心工程才能够不再“闹心”,未来能够越走越远,重回城市中美丽风景线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