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雄:痴迷古建筑修复

07.09.2015  00:14

在丰城,有这样一个人,他痴迷于古建筑的修复,经他团队抢救和修复的百年古建筑已经有十几套了,他的名字叫葛小雄。宜春台记者冯正报道:
51岁的葛小雄出生在丰城市拖船镇东山村,从小就跟着村里人走街串巷修补房屋。日积月累,一些老房子的楼台、屏窗、题匾都会让他有一种走入历史、怦然心动的感觉。近年来,看到许多传承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建筑由于保护不善最终被拆毁,葛小雄非常心痛。
(录音)“非常、非常的痛心,为什么一件这么好的作品,就眼睁睁的被挖机挖掉,然后拉到旧货市场上去卖劈柴,卖旧料。
思考之后,葛晓雄决定收购一些濒临毁灭的老房子,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对其进行修复和经营。他用十万元从吉安一处乡村将一栋濒临坍塌的二品官宅买下,运回丰城后进行修复。
(录音)“我就用我的审美去去完善它。花了四、五十万元,最后以96万元的价格出手了。
既可以保护古建筑,又能够赚钱,初次出手就获得成功,对于葛小雄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励。于是,葛小雄四处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各个时期不同地域的古建筑结构进行研究。目前,他带领的工作小组已经可以做到将损毁严重的古建筑木质构件完全修复,而且做旧如旧,不露修复痕迹。
(录音)“这是第一道工序,雕花修补,那么第二道工序就是油漆填彩,它应该是这个颜色,填出来就是一模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葛晓雄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经他修复的古建筑已经有数十处。 葛小雄告诉记者,这些年他的团队靠着修复古建筑盈利已经上亿,现在他决定投资数千万筹建一个大型古建筑博物馆,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古建筑的行列中去。
(录音)“让家里有老房子的民众来看,老房子是可以这样使用的,让他们家里的老房子也不卖、也不拆,花点钱去维修起来,这样不就传承下去了。

记者手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一些有着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因为各种原因陆续被拆除,这让人痛心和惋惜。丰城匠人葛晓雄看准这一情形,别人拆,我来修,不但留住了古建筑的原有风貌,而且还开发出这其中的市场价值,可谓一举两得。葛晓雄的做法,或许可以为古建筑抢救和保护提供一条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