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1948年就任总统仪式不到半小时 誓词53个字

13.10.2014  15:25

  就职典礼上的蒋介石和李宗仁

  蒋介石、李宗仁在总统府礼堂接受官员觐贺

  当选总统的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

   编者按 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总统府”,门楼上三个金灿灿的大字非常醒目。然而实际上,在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的22年时间里,这里真正作为“总统府”的时间,还不到一年。而这一年,则始自1948年5月蒋介石就任总统之后。

  民国史研究学者、江苏文史作家陈宁骏,将于近期出版新书《揭秘“全家福”》,在这本书里,作者围绕蒋介石1948年5月20日就任总统后在总统府拍摄的一张国民党高层“全家福”照片,细细讲述蒋介石当选前后的诸多细节,并曝光许多罕见的历史照片。今天,我们选取其中部分文字与图片,与读者一起先睹为快。

  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总统副总统就职仪式举行。主要政府机关、社会团体早就做好庆祝准备,各大报纸也都用大量篇幅报道这一“盛事”。就职仪式定于5月20日上午在国民大会堂举行。国民大会堂(今南京人民大会堂)位于林森路(现长江路),与总统府相距约200米,是民国时期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会堂。

   1

   就职仪式在国民大会堂举行

   观礼人员最小的25岁,最大的83岁

  国民大会堂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主体建筑地上4层,地下1层。分前厅、观众席、主席台三部分。一楼两侧设有办公室、衣帽间;二楼为休息室;顶楼设有放映室。主席台宽敞气派,可做表演舞台之用,台前设有奏乐池,其底部以及后台设有演员化妆室和演员休息室。楼上下共设有2500多个席位。

  国民大会堂前悬有巨大横幅,已渲染出就职仪式的热烈气氛。蒋介石、李宗仁两人分别自官邸出发,在十点已抵达国民大会堂,在二楼的主席团会议室休息,等待着仪式的开始。

  观礼人员分区而坐。楼下第一区为国大主席团及各机关首长席,第二区为外宾观礼席,第三区为国大代表席,第四区为立委监委席。有34国外交使节参加就职观礼,共有大使、公使、代办、武官等150余人,多穿“胸无滴墨,尾大不掉”的燕尾服。法国大使梅里霭、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挪威大使华理、英国大使施缔文、意大利大使冯雅德坐在第一排。

  高级文官将领在二楼就座。楼下两厢为记者专设“新闻走廊”。在观礼须知中,规定了男性观礼人员的服装,而没有对女性观礼人员的具体规范,所以女性观礼人员服装各异,不少人穿的是家常便服。

  5月中旬的南京虽是春末,但满满的人气已让国民大会堂的会场温度呈现出初夏味道。八架新装的电风扇,不停地旋转,发出嗡嗡的响声,搅动着热烈的空气。礼堂内座无虚席,有35个不同国籍的观礼人员,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83岁,男女长幼中,多以中老年男性为主。

   2

   蒋夫人、李夫人坐观礼第一区第一排

   行政院长张群迟迟没露面

  蒋夫人、李夫人两人缓缓步入礼堂时,尤为引人注目。两位夫人面含微笑,款款而至,各外交使节骤然起立,与她俩点头示意打招呼。蒋夫人身穿绣有金色寿字图案的黑旗袍,外罩藏青色大翻领大衣,左襟佩一小巧的航委会勋章,戴雪白色丝质手套。李夫人穿金滚边黑缎旗袍,外着黑丝绒大衣。

  两位夫人均雍容华贵,坐在观礼第一区的第一排。端坐第一排的还有监察院长于右任、立法院长孙科、司法院长居正。于右任身穿蓝袍黑马褂,佩绿绶带,佩勋章二枚,银髯飘然。孙科身穿黑色西装,默坐若有所思。居正身穿长袍黑褂,口含长旱烟管,悠然地抽着,青烟缭缭。戴季陶佩戴勋章五枚。孙、居两位院长均没佩戴勋章。

  行政院是五院之首,其院长张群却迟迟没在礼堂内露面。青年党领袖曾琦也没到场,余家菊佩景云勋章,黯然端坐。民社党徐傅霖穿着长袍黑褂,笑着说:“我在民国元年做有燕尾服一套,可惜现在穿上不合潮流了。”董显光的长袍马褂很不合身,穿在身上显得身材十分苗条。薛笃弼穿着白色布质夏季中山装,有“标准公务员”之誉。有位将军把能佩戴的勋章全戴上了,胸前“拥挤”之至,像是一只母鸡,带着十多只小鸡。

  观礼的政府官员、社会贤达及外籍人士共达3500余人,国民大会堂被塞得满满的!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