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茜湄:天湖柳绿之漫谈

28.03.2015  02:10

  春天一来,天湖边的柳树都意气风发起来,每根落垂的枝条都舒卷飘忽、影落湖中,无限柔情。春风一吹,每片矜持的新叶都摇曳生姿、浅唱低吟,如梦如幻。春雨一下,生烟的水波装扮了玉树,妩媚的柳腰摇醉了天湖。一天二十四时,柳树时刻变换着姿态:晨曦时柳丝动人心,日出时柳姿勾人魂、月落时柳风惹人思,真是何人不醉春天,何物不醉春风,天湖与岸柳构成了一副流动的画,人人都是这画中的景之一……

 

  而我于每天上下班时行走在这美好的湖边,仿佛不到杭州也能感受“苏堤春晓”的无垠诗情画意。

 

  总想起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在阳光明媚的春天率众弟子春游的情景:在桃红柳绿的泗水边席地而坐,高谈阔论,弟子们在柳树边嬉戏着,高歌着,柳枝在圣人光辉的沐浴下闪闪发光。从此开辟了历代文人春游踏青的美好生活,以及古人春游不忘随手植柳的美好由来。古人爱柳,栽柳,咏柳,像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就成为三岁孩儿童的启蒙之颂。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柳树的喜爱会不会像外国人对橄榄树的祟拜一样呢?在我看来都是和平和美好生活的象征。人们对柳树的喜爱,甚至移植到了美女身上,故古人欣赏的真正的美女不是现在的身体健康、走路风火、驰骋职场的女汉子,而是那些看上去身如弱柳、步步生莲花的女人们。走路需一摇三摆,美其名曰“婀娜多姿”。如西子捧心般的弱柳女子才是文人雅士、高富帅们的心头好,所以看过古代很多小说,但凡美女一出场,必是以蒲柳姿态吸引公子少爷的眼睛。《红楼梦》里宝玉初见黛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时如弱柳扶风。”如我这种虎背雄腰、走路大大咧咧的女人在古代是不可能让高贵的公子少爷多看一眼的。

 

  但柳树又何时成为归隐者的隐喻呢?或者源于陶渊明的那篇《五柳先生传》吧: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非常喜欢喝酒。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碗和饮水的工具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娱乐,稍微表达出自己的志向。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也许陶渊明成了隐者们心目中的“上隐”,所以后来人不管真归隐假归隐都要与柳树攀上亲。也许柳树代表宁静修远,所以成了隐者们心中的圣树。

 

  柳树下,总有那手牵手卿卿我我的恋人,我就在痴想,柳树又何时开始衍生为情丝万缕呢?或许源于那首《诗经?小雅》里很美的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或许不经意源于古代著名的“章台柳”的典故。说得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翊还长安寻柳不遇,写下著名的柳氏之诗“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尽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柳氏闻之,和以《杨柳枝》一词,“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随有此词,英雄侠士出现了,骋马抢回柳氏,遂使韩柳夫妻团圆。美好的故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才子佳人。后来但凡有一点姿色的风尘女子总爱介绍自己“妾本章台柳”。境由情生,但愿有更多的情人在柳树婆娑起舞间“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所以我更爱那首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每次读后都让人心情大好。

 

  当然,柳,谐音“”,又是何时起成为送别的道具呢?记忆中大概最有名的是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从此文人笔下二月灞桥,垂柳婆娑就成为惺惺相惜、不舍分别的场地,而当时都要折一段柳枝馈赠远行的人以慰归思。所以还是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成为柳条送别的代表作。也许李白朋友太多,又爱用情,故最能理解离别的伤感。而我高中时忧忧戚戚、无病说愁的年龄时,最喜欢的当属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世上多了来来去去的人,世上所以多了分分离离的苦。人是个很复杂的动物,真真切切记得最清的永远是离别时的场景,但愿这世上所有离别的相思都会被日后相逢的喜悦所冲淡。其实,离别还可以这样写,王维的那首《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得情谊美好,让人过目不忘。

 

  古代名著《幽梦影》中说姓氏有佳劣,如柳姓则极具风韵。姓“”何时起成了一种最美丽的姓更让一代名妓柳如是心生崇拜?本来好好姓杨的,少年时堕入风尘,却一直勤奋好学,不知哪天起忽然改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当然,她后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这是后话。漫漫历史长卷,曾记得柳下惠坐怀不乱温暖冻僵女,死时一贫如洗,让人敬仰。柳亚夫在汉文帝间从严治军营,声名天下,但最终落得与后人袁崇焕一样的下场,令人扼腕。唐柳宗元成为唐宗八大家之一,“独钓雪江雪”令后人追捧。毛主席和柳亚子的诗“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宵九”成千古绝唱……

 

  唐传奇《柳毅传》中柳毅坚守诚诺为受虐待的龙女送信,救龙女出火海让人称奇。神话故事观音菩萨手托净瓶中的杨柳枝,不时洒下些普渡众生的甘露,让人发慈悲之隐。《水浒传》中鲁智深一声吼倒拔垂杨柳,让人顿觉生英雄气。做为极平庸的平凡女人,最爱是小说电影中这样的情节:美丽的姑娘在百花盛开的春天里,穿着美丽的衣裙,头戴着柳树编的花环,在水岸边、草地里一路奔跑,一路咯咯笑着,让我心中潜藏的公主情结顿时喷涌而出……

 

  春天又来了,柳树又绿了,从天湖边走过,柳树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我是不是柳树眼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