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梁启超智斗袁世凯:一个退到暗处一个进到明处

25.02.2014  14:34

  本书稿以人为经,以事为纬,收入四十余位湖湘人物,从九个角度描绘鸦片战争之后百余年湖南精英的人生轨迹和命运走向。作者寓史于文,寓庄于谐,篇幅短而信息量大,因而能使读者快乐阅读,收获良多。作者虽是湘人,持论却无偏颇,对近、现代湖南精英的所作所为有好说好,有歹说歹,不拔高,不回护,足资今日读者借鉴。

  《百年湖南人》封面

  本文摘自《百年湖南人》 作者:王开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9

  【注:江苏文艺出版社已授权人民网读书频道对本书进行连载,禁止其它媒体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江苏文艺出版社。】

  蔡锷:如果袁世凯胆敢称帝,我也将在西南做皇帝

  应该说,蔡锷对袁世凯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曾有人将它概括为六个字:“拥袁——疑袁——倒袁。”最初,蔡锷留学东瀛,得到过袁世凯一千银洋的资助,心中自然是怀有感激之情的。后来,他也跟黄兴、孙中山一样,对袁世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曾语气笃定地说:“袁是中国的一个人才,能把中国治理好。”还曾说:“如果袁氏愿意的话,就让他做个终身总统。”这都是从国家稳定这个大前提去发言。初见袁世凯,蔡锷喜形于色,告诉好友陈宦等人:“项城(袁世凯)今天称呼我为松坡先生,很出我意料之外。”陈宦是袁氏心腹,对袁氏了解更深,他给蔡锷当头泼下一瓢冷水:“他喊你先生,就是要你先死!”这话不中听,却是迎头棒喝,一语揭秘。

  1913年3月,“宋案”发生,黄兴力谋法律解决,孙中山则主张发动“二次革命”,武装倒袁。黄兴不得已,派遣专使谭心休奔赴昆明,与云南都督蔡锷秘密接洽。此时,蔡锷仍在疑袁,未肯出以霹雳手段。他说:

  “民国初建,国基尚未巩固,当劝克强安静。袁势方张,此时未可轻动。

  “我等若再忍耐,袁贼必将称帝。”谭专使只顾烧火。

  “他如果胆敢称帝,我将在西南也做起皇帝来!”蔡锷冷笑道。

  谭心休大惑不解,问蔡锷,你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云南都督正气凛然地解释道:

  “国体共和,或在约法。有人敢违约法,国人必起而共击之,我就是第一个不饶他的。现在项城劣迹未彰,故我主张暂时忍耐,时机未到,我劝诸公万勿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