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明:微笑数钱与暴力袭医

11.11.2013  12:18

  昨日,网曝“河北保定第一医院大夫收回扣,谈笑数钱”视频,引发网络关注。保定市第一医院证实该视频真实性,称收回扣者为医院一副教授,该人已被调离原工作岗位,停止其处方权。(新京报11月8日)

  一段时间以来,暴力袭医事件此起彼伏,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和人们街头巷议热点。前面温岭杀医血案的血腥余音未散,后面就上演护士上演“虎口”夺刀的冷幽默。暴力袭医不断挑战社会的容忍底线,自然受到口诛笔伐。整个社会舆论都在道德的层面为暴力袭医“背书”,白衣天使们也频频以受害者形象示人。似乎一切都是“医闹”问题、制度的原因,外加患者的不冷静惹得祸。

  然而,保定某医院微笑数钱,却给我们当头棒喝。它也给我们有机会看到了暴力袭医的另一面。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暴力袭医频发,医生完全无辜?相信没有人敢拍胸脯掷地有声的保证。事实上,当前听到医生收取回扣和“礼金”已不是“新闻”。甚至,部分患者家属已经在心理上认可“花钱买平安”,不给医生点礼金自己反而都不踏实;医药代表送“回扣”,更是敢于摆在“台面上”明目张胆的进行。

  笔者也仔细观看了视频,从医生的谈笑风生来看,说明对于他来已是习以为常。诚然,个别曝光也不能代表主流,但医生收礼绝不是“个案”,更不是偶然。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根治暴力袭医,不妨跳出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医生的不自律是否也造成了暴力袭医的加剧?

  事实上,暴力袭医与医生不自律本身就是一个“鸡和蛋”的问题。虽然,我们不能说医生不自律导致了暴力袭医的加剧。但是,部分医生自损形象,肯定是导致暴力袭医的加剧重要元素。常言道:无风不起浪。如果不是某些医生不顾患者的病情,乱用高回扣的药物的情况泛滥;部分医生贪图蝇头小利,索要贪图患者的红包,医患关系也不会如此冷冰。没有信任,沟通自然不会顺畅,遇到意外就容易拔刀相向。其实,正是上面这种不断冲击人们心理底线的视频故事,不断在我们身边演绎,才造就了医患关系从和谐走向对立,甚至是对抗、对战。

  为防止“医闹”变本加厉,卫计委出台政策,规定每20床配1个保安。笔者却不认为它是治本之策。根治暴力袭医,不能靠保安的保护和对医生的过分“呵护”,否则只能掩盖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保安身上,不如净化自身,用自己的“白璧无瑕”医德和“妙手回春”的医技,赢得患者的信任,否者会越治理越混乱。保定这位副教授的“亮丑”,能够引起舆论的监督和医疗队伍的醒悟,用这个教训唤起更多的行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