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明:梦想“私人定制”,不可复制

13.01.2014  10:57

  江西新余10岁男孩小骏億,6岁时突发“肌肉营养不良”症,只能在地上以手代脚爬行。但他依然坚持进入课堂,他有个心愿,当警察、抓坏人。为了帮小骏億圆梦,新余市全城总动员,新余市委市政府、新余市公安、新余市民通力配合,在昨天导演了一场“劫持人质案件”,实现了小骏億的警察梦。(2014年1月12日 新京报)

  毫无疑问,小骏億是不幸的,6岁就患上“肌无力”,轮椅可能是其终身的依靠。同时,小骏億也是幸福的,江西新余几乎倾全城之力为其“定制梦想”,帮助他完成了“当警察抓坏人”这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然而,在人们为小骏億圆梦而鼓掌相庆之时,有人把梦想“私人定制”的意义进行了无限的拔高,甚至上升到与“银川全城接力寻耳”、“乌鲁木齐全城买鹅”相提并论的高度,无疑就有点夸大之嫌。

  毕竟,为小骏億圆警察梦,看起来更像是一次“中国梦想秀”。其背后蕴涵的圆梦的属性远远大于爱心接力的意义。诚然,“警营一日游”、“勇斗歹徒”、“收获见义勇为小警察荣誉奖牌”,足以让小骏億喜极而泣,但短暂的欣喜之后,他的生活可能还会“涛声依旧”。事实上,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救助介入,仅靠一次梦想定制,其实际意义可能“形式大于内容”,小骏億的人生轨迹更不可能发生改变。

  其实,此次新余为小骏億的梦想定制,其本质是一次有组织、有策划、有彩排的警民互动秀。虽然这个“梦想秀”可以激发群众的爱心“潜能”,也可以让警察局更接地气、形象更丰满,但仍不足以成为争相模仿的对象。正如网友所说:“警察局不在提高破案率上下功夫,反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私人定制梦想,有点本末倒置的味道。”因此,无论是从私人的意义上讲,还是从社会价值的意义上说,这种梦想“私人定制”,都不可随意复制。

  当然,梦想“私人定制”不可复制,并不是刻意贬低新余全城为小骏億圆梦的努力。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分析,为小骏億私人定制梦想所传达的正能量是无价的。毕竟,在人们普遍抱怨道德滑坡,良心贬值的时代,梦想“私人定制”唤起的爱心大合唱,无疑燃起了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了许多日趋冷漠的心灵。但是,如果随意夸大它的现实意义,甚至各地争相模仿以至制造出各种版本的梦想“故事”就是瞎折腾,其所传递的正能量也会如边际效益一样,随意递减。因此,请各位记住梦想“私人定制”带来的感动,但不要随意复制它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