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讨薪难再重演 无合同、层层转包成欠薪祸首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对于在外打工的异乡人来说,最期待的就是揣着一年的辛苦钱、带着满心的思念和成就回家过年。但是在所有打工者当中,能实现这个愿望的有多少?又有多少遭遇的是另一种境况?年末,很多年轻人又开始为讨薪奔波了。
小豆:停工了,老板让俺回去,一直没有给俺结钱,9700多块钱。
河南来青岛打工的小豆,今年在一处工地刮腻子,顶风冒雨干了两个月,到头来却一分钱都没有拿到手。小豆说,当初自己是跟一名姓刘的工头干活,现在他只能电话联系上他。电话中这位刘工头说自己也没有收到任何款项。没有合同,层层转包,小豆的遭遇是讨薪中最常遇到的一种,这似乎已经成了建筑行业的潜规则。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打工者,90%以上都遇到过或者正在遭遇欠薪:
打工者:我们就在沙子口干活,俺两个人,他说给还没给来,天天就这么忽悠着,欠俺两千多。
打工者:欠我8300块钱,胶州那个干的。
打工者:给谁干活谁给钱,没有签合同的。
随后,记者来到青岛市沈阳路,这里有青岛市最大规模的非法劳务市场。记者以找工作为由,上前跟几位聊了起来。可当记者问起是否能签合同时,对方的回答就有点含糊其辞:
招工人:不签合同,以前咱在公司里面签合同,有的员工嫌约束太大。
招工人:你要是长期干,我感觉现在不签合同也一样。
招工的不愿签合同,打工的似乎也对合同不感冒。在劳务市场靠活的崔卫华,08年来的青岛,打工的这五年间,活干了不少,可从来都没签过一份合同:
崔卫华:打个比方,我今天心情好了,我今天去干,我今天心情不好,我在家休息,就这样无拘无束的,自由。干个一天两天的或者两天三天的,干完了签合同就没有那个必要,我们打工的暂时也没想到那一步。
为了尽量降低不签合同的风险,很多人都选择打日工这种形式:
打工者:很少吧,小活签什么合同,一般一天一结账。
讨薪难,遇到劳务纠纷维权难,已经成了困扰所有打工者的心病,怎么才能彻底改变这种现状?
青岛市中院刑二庭法官傅庆涛:目前从青岛市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来看,认定犯罪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违法和犯罪之间有个衔接的问题,对于达不到数额标准的,或者违法行为轻微的,可能不认为是犯罪了。再一个,认定犯罪有一个严谨的认定过程,比如说取证的问题,比如说司法认定的问题,是不是恶意欠薪的问题,这些都要经过严格的取证过程,时间上可能耗费的比较多一些。
其实近年来,各地都出台了措施,保障农民工兄弟不再遭遇欠薪问题。比如,今年江西省在交通建设项目中,创新探索农民工工资管理的八项新机制,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顽疾,实现零拖欠。
这次建立的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的\"八项机制\"包括,承包合同确认、民工信息注册、民工工资预存、工资核算、支付、工资监管、违规责任究查、信用记录档案等。江西省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室主任朱同友对此表示:
朱同友:我们把工程款的12%,开工前就预留下来,就不存在拖欠问题,从源头上控制住了。不会因为层层转包,引起可能会导致农民工工资到不了位的情况。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农民工工资管理新机制的另一个关键是全国首创的民工工资管理网络监管信息平台和专门开发的民工工资管理软件。据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朱希介绍,运用这套系统,农民工工资发放流程由变过去的工资层层转发,变为了施工单位上报,项目办直接发放,实现了民工工资管理网上动态化运行和动态化监管。系统设置了红、黄、绿三种信号,分别对应\"整改、关注、正常\"三种状态,当出现红色、黄色预警信号时,软件将自动发出监管指令,责令相关单位整改:
朱希:施工单位拖欠民工工资被投诉举报,经建设单位查证属实的,取消其在工程建设中的评先资格,并按照合同约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对拖欠民工工资的施工单位,录入建设企业不良信用档案,同时,书面告知人民银行将其录入银行诚信系统,并不予为其办理贷款。
新机制自今年8月在江西交通系统中实施以来。目前,有5万多名民工从中受益。(青岛台记者马宗英 江西台记者李先 曾先林)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