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蒿腊肉”引店招保卫战 多家餐饮名企遭遇“傍品牌”

27.02.2014  08:54

  核心提示

  中国江西网讯 2月24日16时许,一起因“藜蒿”二字引发的招牌之争被众人围观。

  一方是经营七年、小有名气的“藜蒿腊肉”企业,另一方是还未获得营业执照的“藜蒿炒腊肉”。尽管在工商部门的介入下,“藜蒿炒腊肉”被责令停业并整改店招。可事实上,“藜蒿腊肉”的遭遇在南昌餐饮业并非个案——有多家企业都曾遭遇被仿冒的“命运”。

  专家表示,其症结在于现行的法律法规“重注册、轻保护”。对此,江西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局有关负责人建议,餐饮创业者在经营之初就应重视商标问题。

“建珍藜蒿炒腊肉烧菜馆”被责令停业并整改店招

  “藜蒿腊肉”引来招牌之争

  金晓彪多次要求对方将招牌的所有文字统一字体大小,以免误导消费者,但对方置若罔闻

  2月24日16时许,一起因“藜蒿”二字引发的纠纷惊动了“110”。

  当天,记者在南昌市青山湖大道与顺外路交界处看到,一些人站在一家名为“藜蒿炒腊肉”的饭店门口。其间,双方还差点引发肢体冲突。好在辖区民警迅速赶到,及时化解了矛盾。

  在事发现场,记者从该店一位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这家饭店的老板名叫廖建珍,还没拿到营业执照的“建珍藜蒿炒腊肉烧菜馆”(以下简称“建珍菜馆”),就先将招牌挂在了大门口。但由于该店招牌“藜蒿炒腊肉”五个字比较突出,而另外五个字则显得特别小,招致附近一家名为“藜蒿腊肉”的饭店不满,双方由此引发上述纠纷。

  记者也注意到,该店“藜蒿炒腊肉”几个字的确格外引人注目,招牌的下方还竖着一副对联——“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

  而后,在南京东路“藜蒿腊肉”饭店店招及宣传材料上,记者也看到了类似的宣传标语。

  “多年来树立一个品牌不容易,他们这样取名字,分明是以假乱真,用不正当的手段吸引消费者。”就此,“藜蒿腊肉”的法定代表人金晓彪表示。他一边拿出营业执照,一边告诉记者,“藜蒿腊肉”的注册名称为江西省藜蒿腊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早在2007年,他便开始经营该公司,而“建珍菜馆”连营业执照都没拿到。此前,金晓彪多次要求对方将招牌的所有文字统一字体大小,以免误导消费者,但对方置若罔闻。

  [1]  [2]  [3]  下一页

 

来源: 中国江西网-新法制报
编辑: 胡武龙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