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鸿荣:"虎毒食子"之痛须社会关爱抚平

05.08.2014  12:21

  年过六旬的谈平玉老夫妇经常因琐事被暴力的儿子打得鼻青脸肿。在一次被殴中,老夫妇将儿子打晕后用绳索勒死。事发后,近800名村民联名请愿为老夫妇求情。(8月2日《三湘都市报》)

  "虎毒不食子",比喻世人皆有爱子之心。6旬父母勒死儿子的新闻,着实让人不可思议。然而,通读新闻全文可知,他们并没有虎毒心肠,不然就不会有后来的800村民为其联民请愿。究其原因是因为自个的孩子太凶残,不堪忍受而不得已而为之。对每个父母来说,如果不是有精神病,谁会杀死自个的孩子呢?必竟孩子也是自个的心头肉啊,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或许很多人会这样认为,这只能是其家庭自个的的不幸,与别人不相干系。村里人的说法,其横行乡里、四处寻衅滋事表现,村里们只是敢怒不敢言。并没有一个村民站出来指出错误或者寻求更好的办法去解决。这其实也是自扫门前雪的做法,也折射出社会关怀的缺失。

  正是村民们缘于这种错误的认识,习惯认为家庭暴力是私人之事,才导致悲剧的发生。2011年第一部全国性的《反家庭暴力法》草案起草完成。公安部门也早已把反家庭暴力做为其重要工作内容,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制止并向公安机关举报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行为。另外,当地居委会应当主动给其帮助。而从新闻报道看来,此项工作并没有见到有人向110举报,没有村居委会出来协调此事。

  其实,谈平玉孩子并非天生暴戾,读书的时候也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后来走上社会,受到诸如经商的失败打击以及自尊心太强的原因,让其人性恶的一部分裸露出来。而这些在笔者看来,此孩子应当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从心理学分析,这首先是一种过度自尊,自尊心过强,对什么都很敏感,如问及日子过得如何时的回答就让其暴跳如雷,因为在他的心里觉得父母的回答是在讽刺。这种心理疾患,也因及时疏导,导致了不可预测的后果。

  读完"虎毒食子"的报道,笔者心情也很沉重。也足以警醒每位世人。如果大家都把家暴当成公共事来看待,都表示出一份关爱。加上现有心理精神专科医生疏导,治理家暴也应当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在我看来,真正难的也应当是社会关怀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