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 新创业】千年吉州窑 富民大梦想

19.08.2015  09:17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可当一片片大自然中的真实树叶落入茶杯,这份邂逅却最终造就了宋朝最时髦的“”——吉州窑的木叶天目盏。吉安台记者仲锴、绮霞报道
宋代鼎盛时期,吉州窑曾聚集10万窑工。然而1000多年过去,今天我们只能在吉州窑制作技艺传人刘晓玉的工作室里,才能一睹木叶天目盏的真容。只见一只棕黑色的茶盏中,叶子的茎脉清晰生动,注入水后,茶盏中的树叶仿佛活了起来:“装了一点水后呢,就会特别感觉这个树叶在漂浮。
去年,江西吉州窑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吉州窑技艺为数不多的传承人,刘晓玉说,吉州窑从宋朝时最时髦的“”到衰败,甚至近代断烧百年,原因就是因为没跟上市场的节奏:“南宋时期呢,这里非常繁华,国内的客商需求,大量远销海外,后来呢,也许它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了,整个市场萎缩。
如何保护传承发展吉州窑,刘晓玉大胆进行了不少的创新和尝试:“荷叶呢我用的吉州窑的釉下彩的工艺,莲花我用了粉彩工艺,可以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观。你生活在当代,你必须要用当代的语言来阐述,来诠释你自己的思想。
现在在吉州窑遗址公园内保存着24座窑包。遗址公园建成后,曾艳芳和附近的村民在公园周边兴办了陶瓷工作室,吸引前来旅游的游客亲自动手制作瓷器。每天看着一只只充满生气的碗、盘、杯、瓶出现在眼前,曾艳芳特别感慨:“它现在重新启动了,我觉得又是一个璀璨的项目,它可以带动(我们)当地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的传承。
目前,吉安市县两级政府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吉州窑陶瓷文化和创意产业园,通过培育一些骨干企业,扶持大师工作室和个体陶艺坊,让千年窑火重新点燃。这是后人对千年古窑的守望与传承,也是一份永恒的文化注脚。
吉州窑古陶瓷研究所所长 伍映山:“通过吸引海内外的一些艺术家、一些陶瓷生产企业入驻,将来更大地推动我们地方经济发展。
吉安县永和镇党委委员刘志强说他们有一个更大的梦想:“依托吉州窑这个文化品牌资源,我们正在规划建设陶瓷创意一条街,陶瓷大师一条街和占地2000亩的陶瓷产业园,打造3到5个吉州窑陶瓷文化龙头企业,培育10到20家骨干企业,实现达到年销售收入100亿。”。

手记:宋代鼎盛时期,吉州窑曾聚集窑工10万之众。然而,无情的时光却将吉州窑定格在了历史记忆之中。伴随着吉州窑遗址公园和创意产业园的兴建,千年吉州窑可否成为又一个陶瓷大师云集之所,灵感迸发之地呢?文化是魂,产业是根。也许是千年的文化积淀唤醒了吉州人复兴陶瓷产业的梦想,我们期待着不断注入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鲜血液能促使又一项富民兴赣产业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