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教育均衡之路的喜与忧

12.01.2015  21:53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在被称为“义务教育综合改革元年”的2014年初,以两大基础教育重镇——西城区和东城区的“集团制”“学区制”改革为先导,声势浩大的北京基础教育均衡化改革拉开帷幕,优质校与普通校的合并很快完成。2014年9月,更换了新校牌的学校迎来了首批新生。如今,学期过半,教育格局的改变,是否真的带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未来,孩子上学还费不费劲?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研。

  对抗:家长们的“冰与火之歌

  始建于1957年的广安门外第一小学,今年因西城“教育集团制”改革,摇身变成在北京颇有名望的实验二小的“广外分校”。这个改变至今仍令学生家长杨忻兴奋不已:“幸运,太幸运了!

  这幸运来源于顶层设计。

  北京东城区推出的“学区制”改革,核心是新增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打造4条优质资源带,建立14对深度联盟校,使东城八大学区形成八个优质资源带。西城区则是将原有的4个教育集团,增加至15家,69所中小学成为集团校,成立6所高校及优质中学附属小学,集团统一教育理念、统一教学规划、统筹师资调配。

  优质校合并普通校,缓解了杨忻等一大批家长的“择校焦虑症”。但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另一部分家长的担忧也因此而起。

  学生家长汪华就开始担心起来:“学校这么合并,好老师一旦流动起来,教育资源自然会分散,质量如何保障?

  另一名学生家长陈爽倒是很淡定。“保证本校教育质量是重中之重,最核心的老师是不会流动出去的。”她推测道。

  高兴、担心、观望……家长们各不相同的反应,在青华园教育集团副总裁闻风举办的专场讲座中一览无余。闻风对记者说道:“集团化也好,学区制也罢,现在都处于探索阶段,教学质量还是要通过学生的成绩体现。普小的成绩能不能因为并入名校而提高,教学质量能否由此得到提升,仍是未知数,但整体趋势向好。

  最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曾晓洁正在做有关“学区制”的学术研究。她始终认为,合并校这种校与校直接对接的“改造”模式,可以深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为普通校的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更新机制和动力,是一个值得实践的薄弱学校发展模式。

  融合:老师们的“悲喜交加

  和家长们的纠结颇为相似的是,普通校与优质校老师的流动融合也是“悲喜交加”。

  2014年暑假,“学区制”改革先锋——史家小学校长王欢一天也没有歇,不停地开会讨论,探索、制定史家学区的战略发展方案。开学后,在各个校区来回奔波,已成为她的工作常态。王欢告诉记者:“推行改革的日子里,我愈发觉得,这种合并是一种‘双赢’——不仅仅是让普通校的老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的机会,也为优质小学的老师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不过,并非所有的“合并”,都能像史家学区这样顺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优质校将本部“表现不好”的老师分到了合并校,把绝大多数的优秀教师“”在本部。从个人意愿来说,名校的老师普遍不愿意分配到普通校,他们将这种流动视为“发配”。另一边,即便是普通校教师,对流动也并非“全体拥护”。

  一位刚刚被并入优质校的老师的说法令记者颇感惊异:“普通校,还有我们这些普通校老师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牺牲品。合并后,名校派来了一部分领导和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他们总有高人一等的姿态。新校长不了解普通校的情况、历史和特色,强制推行名校那一套,而普通校又有自己的文化,两方‘顶’在一起,管理比较混乱。最重要的是,职称晋升也会遭遇不顺。

  曾晓洁坦言,“合并的推进首先要注重研究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分析优质学校先进理念及办学模式引进的适切性和可行性,使优质校外来的经验在普通校‘本土化’,这样的合并才能取得成效。

  挑战:管理机制的“忧与思

  普通校老师不适应被领导,优质校老师又不愿意“下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一套完善的合并校管理机制。

  放眼全北京,具有操作性的政策仍然处于“空白”,比如教师的编制、薪资待遇应该如何变化尚不明晰。记者就此采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严平。严平表示,普通校与优质校的差距,大多不在教育或管理水平,而在于长期因师资或薪酬水平差异带来的“旧债”。因此,合并后普通校的师资或薪酬水平若能达到优质校标准,逐步还清欠债,即可认为集团的整体教育水平得以继续维持。

  同时,正如上述老师所担忧的那样,合并后,普小会在无形中慢慢丧失自己的特色。那么,从管理机制上看,“千校一面”又该如何处理?

  有业内人士认为,集团化办学要实现预定目标,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即在保持理念、总体特色和大文化一致的基础上,集团内部的个性化因每个个体的历史、区位、生源等不同而保持差异。(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陈慧娟 光明日报通讯员 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