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家:街道轮廓如“城市之脸” 现代化改造勿忘“遗传基因”

07.10.2015  19:15

  新华社上海10月7日专电(记者郭敬丹)谈到建筑遗产,人们往往想起故宫、长城等旅游胜地。其实,我们日常生活所在的街道同样承载了城市文化的“遗传基因”。

    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所近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认为,街道轮廓如同“城市之脸”,是最“接地气”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活化街道记忆有助于在城镇变迁中留住城乡特色,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条弄堂、一条马路、一条街道是一个城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这些街道通常与城镇格局的形成、历史事件、文化活动、名人聚居等集体记忆相关联。”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所所长陆邵明教授说,街道的记忆通常是基于市民对日常生活的认知与体验,并与特定街道的空间形态、沿街建筑、街道场地及其家具要素联系在一起。

    “就像一个家族两代人的脸一样,有变化之处,但一定有相似之处。”陆邵明举例说,“如果把城市看成一个生命体,那么街道轮廓就是‘城市之脸’,每一条街道都需要可识别性,而百千条可识别的街道就构成了城市特色与品质。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城市将有代表性的传统街道或特色风貌街道列入保护范围。例如,上海中心城区已有144条道路与街巷自2007年起被列为风貌保护道路,其中64条为永不拓宽的风貌保护道路。

  但是这些风貌保护道路在上海城市道路总数中只占极少部分,大量不在保护名录的特色街道及其记忆的保护通常成为城市更新设计中的“盲点”。

  “对这些既有街道,现代化改造中往往采取铲倒重新开发的模式。”陆邵明直言,有时候甚至连道路用地也转变为地块开发,或者象征性地留一点记忆符号、景观小品,但真正的街道记忆和特色面临着被“现代化改造”的巨大挑战。

  “街道可识别性的传承,不是‘穿衣戴帽’这种形式上的街道美化运动。”陆邵明说,应注重街道与街坊由内而外的整合更新,从文化、社会、经济、环境多维度凸显街道既有个性特色,与时俱进地增强活力,让街道的保护与发展有机共生。

  陆邵明等专家认为,“高大上”不应是街道改造的终极目标,全社会需要重新认知街道的功能与意义,为“城乡街道文化基因”建立档建库,从单纯的美学导向转向社会、文化等多位价值取向。

每一个家族都希望自己下一代长得像自己,城市也一样,新千年的城市街道也希望能找到自己80年代的影子。”陆邵明说,保护活化身边既有的街道记忆,守住“遗传基因”,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特色塑造的必由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