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手机“黑卡”的危害不容“肆意蔓延”
近日,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要求电信企业在今年年底前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率达到90%以上。(1月8日新华网)
电话“黑卡”是指未进行实名登记的移动电话卡(含无线上网卡)。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黑卡”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实施通讯信息诈骗、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等违法犯罪活动,危害极大。实际上,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已于2013年9月1日起全面实施。但时至今日,“黑卡”市场依然火爆。不法分子利用电话“黑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成本低,追查困难,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
根据公安机关破获的案件统计,不实名的手机卡、上网卡已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常规”装备。笔者认为,“黑卡”的危害有三点。第一,冒用他人信息,侵犯公民权利。由于手机黑卡冒用他人身份证进行入网办理,也就是说当事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法分子不知不觉将当事人的身份证信息泄露了,这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第二,背负糊涂账风险。购买“黑卡”的消费者以为不用身份证件购买了便宜手机卡,其实到底手机卡之前有过什么订购业务,此号码是否被绑定了其他消费产品,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月底收到的是巨额的糊涂账。第三,垃圾短信“聚集地”。手机“黑卡”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操控,因此各地电信诈骗及办证、贷款等广告所留的手机号码均为无个人信息或冒用他人名义登记的手机“黑卡”,这样一来,为垃圾短信的泛滥提供了“温床”。
针对手机“黑卡”的肆意蔓延,笔者认为,遏制手机“黑卡”的生长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大家都应该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同时,监管部门应从源头抓起,制定相应规定,对于基层运营商严管、严控和严罚;运营商总部也应重新调整电话实名制措施,并将其纳入地方考核中来,社会各方面力量一起努力,让“黑卡”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