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殡葬暴利”何以年年上演?
同样一套寿衣,一家叫价4800元,一家叫价7800元;为亲人出殡过程中,冒出来收费2400元的“鲜花围床”项目……近日,“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殡葬服务机构和人员巧立名目、临时加项,联手制造“殡葬暴利”。(4月6日新华网)
每到清明时,“殡葬暴利”、“殡葬垄断”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成本百十元的寿衣卖几千元”、“不到一平方米的墓穴要价比商品房还贵”……类似的报道每年此时都会出现。
一方面是政府相关部门近年来下了很大力气整顿殡葬服务市场,倡导绿色人文殡葬,推广树葬、海葬、骨灰墙等节约用地的丧葬方式,另一方面是民众每年都会发出的“死不起、葬不起”的呼声。
到哪里去找适合普通老百姓、价格不会高得离谱儿,能让亲人好好走完最后一程的丧葬方式呢?我国殡葬服务价格究竟如何确定?政府部门如何监管?殡葬垄断是否存在?为什么“天价墓”、“天价寿衣”屡屡出现?
笔者认为,殡葬用品利润之所以高,是传统习俗左右了人们的观念。面对丧失亲人的痛苦,一般不会有人在意花费的多少,实际上是在内心的潜在意识中,以此来衡量对亡者的情感,甚至由此在“白事”办理上形成攀比之风。致使经营者巧立名目、漫天要价。在笔者看来,地方政府监管殡葬行业不能避重就轻,不仅特困户基本殡葬费用要减免,非基本殡葬服务项目之外的公墓、骨灰盒、花圈、灵堂等殡葬服务价格才是殡葬暴利的大头,也应该受到制约。不能听任天价公墓、骨灰盒张开血盆大口吸金。为特困户提供基本殡葬服务,对基本殡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体现了政府的责任担当。如果不管好花费的大头,公众仍然“死不起”。
面对人口死亡率速度的递增,有关人士表示,死亡率增长速度加快,表明社会对殡葬用品的支出加大,殡葬用品行业的发展更加迅速,所以亟待加强管理。生老病死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寿衣和每一个人都有关联,但它只是殡葬用品的一项,已出现诸多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有关部门予以引导和管理,即使是一次性的消费品,也要注重其质量,否则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因此,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不能忽视对该行业的约束,应当制定寿衣质量标准、经营管理等有关措施,促进行业规范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