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洋学历“注水”原因何在?

09.04.2014  12:16

  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平的“洋博士”学位近日遭到质疑,校方在核查后,表示其履职申报不存在造假。不过,相关高校教师官网简历措辞不规范、不严谨的“瑕疵”,再次令社会关注,在“洋学历”屡遭“打假”的今天,高校在核查、甄别时是否更该“如履薄冰”,以维护“象牙塔”的清誉。(4月8日中国新闻网)

  学历造假只不过是老生常谈的中国诚信危机中很小的一部分。在商业领域,我们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的商业交易;在体育界我们很难再去相信一场国内职业足球比赛的真实性;而在教育界,那些剽窃和购买论文的教授面对汹涌的批评依然毫发无损,高等教育机构滥发文凭也早已成了公开的秘密。

  目前,在许多高校,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就是学历和论文。没有博士学历,没有海归背景,就当不了教授、接不了课题。论文似乎只要通过就是学业有成,至于论文是否具有科研价值,是否具有经得住推敲的独到见解,并不追求。学历和论文造假,行为固然不端,但是没有能力的甄别,以假充真却能换来一时名利,致使一些短视之人投机取巧。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宣传本校的师资队伍构成时,也总会列举出海归数据、教师中“洋博士”比例等数据。在一些学校,招聘到多少海外名校的“洋博士”,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人才政绩。然而,大学的科学发展,人才的选拔和引进,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引进,不能只与学历挂钩,更要与贡献和能力挂钩。只重视学历的挑选而忽视能力的衡量,是大学人才建设的障碍。高校为自身的实力发展、名气提升计,强调“洋学历”的背景也无可厚非。但是透过各高校对顶尖人才、“某某学者”计划的选拔标准,“言必称西方”,基本上包含着一种价值取向:“洋学历”与“土学历”不是平等,而是优先甚至是排他的。因而,对于一个学者而言,没有“洋学历”这个金刚钻,即便能力再大再强,也很难揽到某某教授职位这个瓷器活。为了获得某职位或者快速上升,弄个假的“洋学历”似乎是迫不得已的做法了。

  笔者认为,破解对“洋学历”的偏爱,需要广开人才渠道,不拘一格选人才,突破学历“一格”,才能落实“不拘”。健全能力甄别的标准与机制,才能使有能力的人不靠假学历也能崭露头角。总而言之,要使“洋学历”避免注水,我们的选人用人必须回到能力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