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区“五强化”推进早稻集中育秧工作

25.02.2014  17:10

  早稻集中育秧是早稻生产关键措施之一,2014年袁州区早稻集中育秧秧田面积计划达到5000亩,集中育秧大田栽插面积达到85000亩。为有效规避低温影响,提高秧苗素质,袁州区“五强化”促使育秧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确保育秧技术全面到位。

  强化行政推动。成立以区政府副区长为组长的袁州区水稻集中育秧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早稻集中育秧领导小组,制定水稻集中育秧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责任,确保每一个水稻集中育秧示范点至少有1名责任人和1名技术负责人。

  强化技术服务。成立以农业局推广研究员高素丽任组长,粮油、土肥、植保、科教、种子、执法、蔬菜、经作等站室农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全区早稻集中育秧技术专家组,负责制定全区水稻集中育秧技术路线和技术规程,加强技术指导;并要求技术人员深入水稻集中育秧示范片进行蹲点,做到每一个集中育秧点都有技术人员全程指导,严把技术关口,切实规避和化解水稻集中育秧技术风险。同时,层层组织开展集中育秧技术培训,特别注重对种粮(农机)大户、育秧专业户和各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培训,并印发技术明白纸。

  强化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采取“先育秧、后补助”方式,对集中育秧示范点进行适当资金补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软(硬)盘、棚膜等育秧设备,种子、农药、化肥等育秧物资及秧田租赁费的补贴,严禁截留和挪用。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点、高产创建示范点、标准粮田项目示范区、规模化种植农场等农业示范基地都要推广早稻集中育秧。

  强化宣传示范。结合该区2月底实施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大力宣传早稻集中育秧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乡镇、村组干部和附近群众到示范点进行观摩学习,让农户充分认识和了解早稻集中育秧的好处和作用,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效应,营造集中育秧良好发展氛围。

  强化工作督导。采取逐级上报和逐级核实的方式,乡(镇)逐点丈量登记、县级全面检查造册、市级核查汇总、省级抽查核定,建立早稻集中育秧台账。该区区政府将对早稻集中育秧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对21个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半月一报调度制度,2月下旬至4月下旬,每半月的最后两天,各乡镇要向区政府水稻集中育秧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实施进度及工作情况,各地实施情况将向全区通报。


    附件下载:    '+sName[0]+''); for(var j=1;j                             '+sName[j]+''); }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