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油茶枝繁果硕 政府引导 企业示范 全民参与

01.12.2015  10:37

  袁州区紧紧抓住被正式列入国家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机遇,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带动全区人民致富增收,推进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今年以来,该区新造高产油茶基地2.7万亩,全区高产油茶基地总面积达23.5万亩。全区现有油茶企业26家,油茶专业合作社达23家。完成高产油茶基地抚育18.56万亩,建立油茶良种采穗圃1651亩、良种油茶苗繁育基地580亩,出圃优质油茶苗2800余万株,成为全省最大的油茶良种育苗县(市、区)。该区油茶从育苗到基地建设,从加工到循环利用,油茶产业链建设趋于完善,已基本形成集“育苗、加工、循环利用、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油茶全产业循环链,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三重效益。

  油茶是袁州区传统优势农业产业,种植历史悠久。该区先后将其纳入低碳发展试验区“六基地一中心”、全区四大产业集群,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使油茶产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该区在做大做强“润心”牌野茶油的基础上,新增“芦塘寨”“宜味宜家”等油茶品牌,以油茶壳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有机栽培种植工厂一期已正式投产,实现油茶产业综合产值9230万元,同比增长20.5%。

  该区在信贷、项目、财政等方面相继出台了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建立面向油茶种植户、专业合作社的小额贷款扶持机制,政府贴息。大力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试点工作,优先安排油茶经营组织银行贷款计划6500万元,占全区总计划的50%。全力统筹涉农项目资金,切实抓好国家油茶产业重点县等项目建设,对新造高产油茶基地一次性给予每亩不少于300元的补助。

  该区创新经营机制,推行农民合作社模式,以自然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组建油茶专业合作社23家;推行统一建设、分户经营模式,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标准、统一购苗、统一栽种,充分发动群众新造高产油茶基地;推行农户自主经营模式,鼓励农户在自有林地和房前屋后栽种油茶,且对油茶造林面积5亩以上,经验收合格的可参照享受油茶产业国家项目资金补助。

  该区还积极实施“反租倒包”机制,待高产油茶基地达到丰产后,通过契约,将高产油茶基地反租给农户和农民合作社管理,基地达到约定亩产茶果数量的,由企业收回茶果并支付费用,超过部分由企业按照市场价格全部回购。

  同时,该区在高产油茶基地套种金银花等中药材,通过合理套种间作,节约油茶抚育管理成本,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油茶生长环境,增加油茶产量,以短养长,有效解决新造高产油茶基地短期无经济效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