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朱德被误认俘虏 被人下枪押进营房
1959年9月30日晚,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欢聚一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在灯火辉煌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内,群星璀璨,人潮如涌。朱德委员长在前来敬酒的人群中,指着一位身材高大挺拔、身着少将军服、戴着一副琇琅架眼镜、留着短髭的军人,风趣地笑着说:“营长同志,还记得不,你下过我的枪哩!”这位将军此时却像年轻人那样变得腼腆起来,刚想要答话,站在朱老总旁边的周恩来总理开口了:“老总,不能记仇啊,不打不成交嘛!”“不是记仇,是记住我有过这样一个好营长哩!”朱老总笑道。
这位少将便是时任海军党委常委、海军副参谋长的袁也烈。他的性格如同他的名字一样,钢烈如火。南昌起义时他确实下过朱老总的枪,误把朱老总抓起当“俘虏”。
1927年7月,汪精卫继蒋介石之后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时任叶挺部下第二十四师二团三营营长的袁也烈,奉叶挺之命,率部开赴南昌。
7月30日下午,袁也烈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营以上干部会议。会上,叶挺分析了面临的形势,传达了党的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以挽救目前危机。会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和总指挥部的战斗部署,各部队加紧进行起义准备,袁也烈营的任务是夺取和控制南昌城东门。
31日早晨,袁也烈化装来到东门附近,仔细侦察了敌情、地形,发现驻敌有1个团部、1个营部、7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共两个营以上的兵力,比师部估计的兵力大得多。虽然敌众我寡,但袁也烈认为自己处于主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完全可以克敌制胜的。于是,他在归途中拟好了歼敌计划。下午,袁也烈营来到东门外,以部队刚到找不到宿营地为借口,在东门外驻敌营房前面露天宿营。连长们则以选择哨所位置、寻找饮水及大小便处所为名,详细察看了地形,有的还到敌人的营房里侦察情况。敌人也不完全麻痹。他们派出一些巡逻武装,不断地在营房外面巡查,有的甚至走近露营部队想看个究竟。然而,他们看到的是,在一排排整齐的枪架下,躺着一个个疲倦的士兵,背包打开了,人都睡熟了,较远的地方放着横七竖八的行李担子,一切都似乎平安无事。夜深了,按照袁也烈的部署,战士们悄悄地行动起来,打好绑腿,扎紧皮带,左臂缠上作为识别用的白毛巾……做完这些,依旧躺下“沉睡”,等待起义时刻的到来。
8月1日凌晨,随着“砰、砰、砰”三声清脆的枪响,南昌城里顿时枪声大作。袁也烈一声令下:“冲啊!”部队就像潮水般冲进敌军营房。经过两小时的英勇冲杀,袁也烈全歼了朱培德部的一个团,胜利完成起义总指挥部交给的任务。这时,南昌城内的战斗仍在激烈进行。袁也烈命令战士在东门一线设置掩体和路障,以防敌军逃窜。忽然,一个40多岁穿国民党军装的军官骑马过来,袁也烈厉声喝道:“站住!”那军官刚翻身下马,袁也烈就带着战士一拥而上,下了他的枪,然后让副官把“俘虏”押进营房,并向指挥部报告。不一会儿,副官慌忙跑来报告,说周恩来告诉他,刚才抓的军官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朱德。“什么?糟糕!”袁也烈连忙跑去“请罪”。朱德哈哈大笑,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夸奖说:“你警惕性还蛮高的嘛!”三人相视,发出朗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