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动用“高大上”科技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与南宋沉船“南海1号”考古并列为今年国内两个重大考古项目。在考古发掘工作中,我省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提出的“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考古水平,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文物保护水平,代表当今中国第一流的展示水平”的三点指示,做好发掘、保护与展示工作。确定了现场文物保护第一、现场安全第一,最大限度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取和记录文物信息,创新了一些从未实践过的保护方法,为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提供科学准确资料作为工作总思路。
高度重视跨学科合作研究
为做到考古发掘的科学规范,在此次海昏侯墓发掘考古工作中,考古队伍始终坚持方案预案先行。据介绍,发掘前由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亲自组织编写各发掘对象的具体方案,并做出详细预案;针对发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文物保护专家们制定各类出土文物特别是有机类文物的《现场文物应急处理预案》;为确保文物安全和人身安全,专家们还对墓葬现场文物存放、墓葬本体、墓壁加固、主棺吊运等进行了反复论证,创新了一些从未实践过的保护方法,有效保护了文物安全。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10余家单位参与了文物保护方案设计与实施。
高科技实现发掘现场数字化
在发掘和保护过程中大量新技术的运用,是此次考古发掘的亮点之一。我省考古工作人员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提取文物信息,实现了发掘现场全程数字化、影像化、科学化。调查和发掘前期,大量使用地球物理探测、GPS定位、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IS)记录等科技手段,将调查资料完整信息化,初步建立起海昏侯国遗址的地理信息系统。
在发掘过程的每一个时间节点,都采用三维技术进行扫描测绘和记录。不但对墓地进行了无人机激光扫描,而且在主墓室,尤其是回廊部分,采取逐层清理,逐层扫描的方式,全程跟踪发掘,全程记录。为了确保信息万无一失,在墓室顶部,考古队还长期设置一台高清晰延时摄像机,每五分钟自动拍摄一次,以后可以复原发掘的动态全过程。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还将为日后的文物展示利用提供真实、可靠、清晰、互动的发掘场景。“我们在考古工作前期,就启动了三维测绘技术应用,正南北方向布置测线,线距5米,点距2米,测控点达9000多个,为今后的连续发掘工作、大遗址保护和建立考古遗址公园奠定基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告诉记者。同时,还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进行地球物理探测,利用X光进行文物探伤,运用高科技推动考古发掘取得新成果。
采用“低氧气调链技术”防护措施
针对文物现场安全,在专家指导下,采用钢架、钢网兜护的方法对主墓墓壁进行了加固。采用明排和打深井相结合的方法防渗水,并加强监测,达到发掘期间保护墓葬本体和文物安全的目的。同时,还搭建了用于存放椁板的600平方米的文物房,并建设了4000平方米用于漆木器、简牍、金属器、纺织品、实验室考古的文物保护工作用房,并在实验室考古间内搭建了一个20平方米,采用“低氧气调链技术”对出土重要文物进行保护及修复的低氧工作间, 它是在文物保护技术上的一种新的防护措施手段。
针对工地安全,还专门成立了综合保障安全组。在原有监控录像基础上,与公安部门联合升级兼并,完善全方位、24小时监控录像设施;在4万平方米工地更新了铁丝网,加设了红外自动报警系统和巡更系统。
见习记者 张力文 首席记者 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