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教育的断崖式危机或已出现

13.08.2015  07:57

中国青年报报道说甘肃会宁一次警察招考,引发该县大量教师离职潮。 “在尊师重教的会宁”这样一个“教育强县”缘何出现教师大面积离职潮?”,这个问题似乎让记者非常困惑,于是决定深入调查一番。

但说实话,这篇报道从专业角度乏善可陈。做调查报道,一如做学术研究,有问题意识是很好的,但所谓问题,有时往往含有很多假设,我们的调查或研究,目的就是运用数据或资料来证实或证伪这些假设。“会宁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教育强县”这其实也是一个假设,记者如果真做调查,要先从这个假设的真与伪入手,但是,从报道情况看,记者把假设当成了事实,然后进行了些浮光掠影的采访,这样的报道,自然不可能做出什么有价值的发现。

”教育强县”会宁的真是情况

会宁是一个”教育强县”吗?其实真的一言难尽。由于身处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下,许多家庭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让孩子通过高考跳出农门上。 “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会宁的确写就了许多中国应试教育史上的许多传奇:但就在会宁教育传奇最多的时候,这个县优质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从来没有改变,就是80年代中期,会宁县教师队伍中在当年计划经济年代分配而来的一些大学生纷纷离开会宁,调往经济条件稍好一些的周边地区,每年从会宁考往全国各地高校的学子,学成毕业,也鲜有回到家乡的。会宁的许多高中,正规大学毕业的师资并不多见,都是高中生在教高中生,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会宁仍然每年保持了很高的高考升学率,这就是会宁的教育的真实传奇,所以,你说,会宁到底是不是教育强县?

当然,90年代中期以后,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促使一批高校毕业生无耐之下选择返乡从教,包括会宁在内西部各县师资紧缺的情况有所缓解,师资阵容有所增强。但是,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所谓“尊师重教”多半还是一句口号。

教师改行做警察:良禽择木

所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教师队伍人心不稳,一有合适的机会就选择离开,这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面对这样的事情,觉得困惑,我觉得要么真是不了解世事,要么就是装外宾。至于为什么一次警察招考就吸引那么多教师,当然更好理解,在维稳战略下,警权扩张,虽然没有喊出像“尊师重教”那么响亮的口号,但警察待遇的提升,那是有目共睹,人都有基本理性,在这个时候谁不愿良禽择木?其实,不只是警察招考,每年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都吸引着为数不少的老师前往报考。回想1980年代中期,教育部长何东昌发表讲话,声称要让教师成为社会最受人羡慕的职业。此后,教育部长换了一任又一任,这个承诺的兑现,似乎遥遥无期了。

西部教育的断崖式危机或已出现

当然,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会宁的高考传奇,是在社会上升渠道相对通畅,高考可以改变命运的大背景下实现的。

眼下中国社会已经出现阶层固化,社会上升渠道狭窄,很多普通家庭已经开始发现通过高考改变孩子命运,已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加之高等教育产业化催生的高额学费,更让大量贫寒子弟放弃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努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相信像会宁这样的地方,所谓的教育传奇已经难乎为继。

我走访过西部地区为数不少的中小学,生源萎缩让我很吃惊。当然,这首先是计划生育一胎化政策的结果,但社会上升渠道的封闭,导致更多家长和学生不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也是不容否认的现实。

乡村沦陷,教育首当其冲,只怕这次发生在会宁的事情,只是一个信号。

作者:王天定(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