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文静委员:多管齐下解决农村图书“供血不足”

11.03.2014  08:19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郭信峰 杜杰)仅有的课外读物就是春节期间贴的对联,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竟摆着养猪养鸡的成人科普读物。来自广西的全国政协委员覃文静在两会政协小组会上说,一些民族贫困地区的图书严重缺乏,将给农村下一代子女融入城市带来困难。

  “现在一些农村学校的书架上还有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书,一些募捐来的书基本上是凑数的,非常不适合孩子阅读。”毛南族出身的覃文静曾走访过广西多个民族贫困地区的小学,发现农村孩子人均藏书仅有5本-10本,远低于2003年教育部要求的一类小学人均30本、二类小学人均15本的标准。

  “城市孩子读的书是和国际同步的,而山村里的孩子却还在读那些几十年前出版的、缺乏时代气息的图书,这也充分体现了教育资源分配非常不公平。”覃文静说,阅读资源的匮乏,导致很多贫困地区学生知识单一,思维僵化。

  覃文静建议,在民族贫困地区开展学生和教师阅读情况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启动贫困地区教师和学生阅读工程,加大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规范公益组织的图书捐赠。图书出版企业也应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每年供应一定的免费图书。

  “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把民族贫困地区学生和教师阅读工程做好,才能让农村孩子顺利成为市民。”覃文静说。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