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辉煌

28.12.2015  11:37

 

2011年至2015五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间,1800多天,不知不觉过去了。

静心细想,慢慢回放,水利改革发展的一件件、一桩桩、一幕幕,让人感受这个五年的不平凡,是一个辉煌巨变的五年,也是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我是见证者。

大投入

2010年,中央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决定》颁布后,中央一揽子水利投资计划下达了:农村安全饮水、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重点县、山洪沟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每一项投入都是“真金白银”,历史罕见。

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水利的投入。从2011年起,青原区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以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从建设维护税中提取不少于25%的资金用于城市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确保水利建设资金在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少于财政总收入的3.5%,水利投入逐年快速增长。

政策叠加,项目落地,水利建设迎来大发展的春天。“十二五”期间,青原区水利投入达到90739万元,是“十一五”期间水利投入的4.83倍。共治理中小河流50多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4座,整治渠道1652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5.6万亩,有效灌溉率达96.26%;建成集中供水工程87处,解决12.14万群众不安全饮水问题。

大变化

十二五”期间,水利大投入引发的变化,不仅仅是水利工程的变化,更多的是治水理念的变化。

变化之一:工程面貌。

行走田间地头,水利工程焕然一新:一座座高大宽厚的大坝锁住一库清水,“水盆子”“水炸弹”没有了;一条条U型渠道引来汩汩水流,远水解了近渴;一处处如卧龙般的生态堤防制服桀骜不驯的洪水,并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山区,建成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工程,实时监测水雨灾情,大喇叭响彻山谷,让群众跑在山洪水的前面。

变化之二:群众生活。

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一个个水生态村、水生态镇脱颖而出,水清、岸绿、景美的乡愁重新回到群众身边。如今,这些地方都成为乡村风韵的游览胜地、生态体验的休闲宝地,“吃农家饭、玩农家乐、体验农家生活”,群众的钱袋一天一天鼓起来。

自来水流进农家,扁担、水桶等一应成历史,热水器、洗衣机等电器入室,成为群众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生活水平都跟城市差不多了!

变化之三:治水理念。

小循环用水改为大循环用水,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年节水3.8万方。”实在的成效,一下改变了鑫旺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利忠的观念,自觉向“我要节水”转变。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理念深入人心,水资源论证作为项目建设审批的前置条件,扼守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不被突破,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2015年,青原区拒绝17家高耗水企业入驻,关停高消耗、水污染企业8家。

大收获

作为一名水利人,赶上水利改革发展的大好时代,是人生中一大幸事。参与其中,我收获满满。

围绕水利改革发展,我笔耕不辍,大力宣传水利人、水利事。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新闻宣传报道1200多篇,其中《中国水利报》200多篇,《江西吉安市青原区“真金白银”真抓实干》荣获2012年《中国水利报》“水利改革发展看变化大型征文”二等奖,《人在园中    家在景中》荣获2013年“第二届江西水利好新闻”二等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5年,我被中国水利报社评为“优秀特约记者”,并在中国水利报社2015年水利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2011年、2015年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连续5年被区委宣传部评为“全区新闻宣传和信息报道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