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望“两会”之后房价变动最后的博弈

06.11.2013  16:37

2012年04月11日08:51 东方网 任蕙兰 金姬 张襦心      新闻门户

[ 导读 ]全国两会刚刚结束,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态,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地球人都知道,有生之年基本看不到符合国际标准的合理房价了。但人们还在等待,等待房价应声而落之时入场抄底。

等待“总理房价”?

江西网门户 】全国两会刚刚结束,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态,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

随之而来的,是各地热心者根据自己理解的“合理价位”计算的“总理房价”。大致的依据是“房价收入比”,也就是城市的平均房价与每户居民的平均收入之比。根据国际上的一般标准,认为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是3倍至6倍之间。

网友的公式是将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家庭人口(按2人计算),再乘以6倍,得出的是这座城市一套住宅的“合理总价”。将这个总价除以90平方米,就得出了所谓合理的“总理房价”。

这个价目表的 娱乐 价值远远大于参考价值:北京4387元/平方米,上海4831元/平方米,广州4573元/平方米,深圳4867元/平方米,杭州4493元/平方米……地球人都知道,有生之年基本看不到这种数字了。

但人们还在等待,等待房价应声而落之时入场抄底。

这种等待,对于刚需而言无异于煎熬。因为谁都知道,底部从来是在出人意料的时候,与等待它的人擦肩而过。

该出手了吗?

租房,如何不是噩梦

记者 任蕙兰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再一次强调,房价尚未回归到合理水平,鼓励老百姓租房。在房地产市场发达国家大行其道的“居者租其屋”观念,为何在中国总是“被鼓励”?

扭曲的租售比

挂上中介电话前,李阿姨又被贯彻了一次“房价合理回归”的总理讲话,她决定将一套靠近浦东世博园的两房出手。

自从场馆工作人员撤离,这片区域腾出不少空房,因为交通不便鲜有租客问津,李阿姨的房子空置了一年多,她给中介的指令从“只租不卖”变成“边租边卖”。她盘算过,这套房子市场价200万上下,世博期间租金在3500元,每年租金收益率只有2%,还要扣除物业费等支出,如果再下调租金,算上家电家具折损,大概只能是“收支平衡”了。

几次加息后银行存款利率最高达到5.5%,李阿姨想到空置的房子,就感觉像把10万元钞票扔进水里。在中介劝说下,她准备趁着3月1日颁布普通住宅新规利好,和上次几个看房者好好谈谈。

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汉宇地产陆家嘴某家门店经理李旭,他在中介行当打拼了10多年,投资过几套地段不错的住宅。这几年租金收益率走低,加上每月还贷资金压力大,他也萌生了卖房减压的想法。“前几年租金回报率还在5%-6%,现在地段不错的住宅也只有2%-3%,很多房东都在边租边卖,如果有下家就带着租约卖。

房价暴涨的历史让投资者原本很少真正关心租金回报率,因为最大的甜头来自买卖差价。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总监宋会雍分析,“投资者在‘租转售’和‘售转租’之间来回跳跃,都是一种僵持和等待,一种对市场的观望,等着合适时机卖钱,所以买住宅出租一直是种投机。投资会考虑投资回报率,但投机不会。

而当楼市升值前景不如以前明朗,租金回报率和银行利率之间的赛跑开始让房东们焦急不安。限购令持续一年多以来,住宅买卖市场的热度退去,租赁市场却没有因为“替代效应”价量上升。

去年到现在租金没怎么涨过。”21世纪不动产新天地某门店经理李妍表示。新天地客群90%是在上海工作的外籍人士,一房或两房月租金达两三万,三房以上5万-9万,因为租房需求稳定,一套房子挂出去半个月到20天左右就能出租。

业主多数也是境外人士,受到限购令影响,卖了房子就不能再买了,他们考虑在上海长期发展,普遍打算持有出租,惜售心态很强。”限购令出台,高端租房市场的供应量增大,为波澜不惊的租金水平提供了一种解释。

而在普通住宅市场,租金也只是在年后“例行公事”地小幅上涨。21世纪不动产西藏南路某门店经理张丹告诉记者,“今年2月份租金上涨了大概3%-5%左右,去年同期上涨大概10%。年后成交量也上升了一些,2月我们分行做了十几单租赁业务,这个月又回落到四五单。因为年后一般租约到期,很多人会换房子,所以行情会上去。

张丹的门店附近大部分是老公房和2000年左右建造的次新房,由于靠近大同中学和大境中学,一半以上客户是两校学生和陪读家长,另外还有附近医院的医生。因为地铁线路方便,这里也很受白领青睐。“4000元到5000元的两房最好租。

张丹的感受和统计数字很接近。据21世纪不动产对全市40个标杆楼盘的租赁价格监测显示,较2011年8月末,2012年2月末价格持平的占总数约为59.2%,其中大户型约为77.50%;价格有上涨的项目为26.7%,大部分涨幅在10%以内。

被“限购令”挤出的购房需求没有落在租赁市场,租金微  (微博)不足道的上扬只是呼应了CPI。“从2009年到现在,陆家嘴板块租金涨了40%,每年涨幅基本上和物价上涨速度持平。”李旭说。

为什么住宅买卖市场和租赁市场之间几乎脱节?

宋会雍分析,限购令挤出的大部分是投机性需求,所以没有影响租赁市场表现。“租赁是一种实际的居住需求,不含有投资成分,所以租金是一种商品真实市场价值的反映。需求结构上的不同导致租售价格在市场上的表现完全不一样。买卖市场受到调控的影响,有高有低有起有落,租赁市场的涨幅和CPI基本是一致的。

长久以来楼市疯涨令住宅的租售比越走越远。2007年1月,上海租售比(月租金与总房价之比)在1比300到350之间,现在达到1比600到850之间,而国际上通用的租售比值为1比160?。“反映出房价涨了租金没怎么涨。但租金是反映一个产品真实价值的,这说明投资者炒房子导致房价上涨过快,脱离了价值趋势,房价最起码一半以上是泡沫。”宋会雍表示。

扭曲的租售比令住宅失去投资意义,成为完全的投机。房东待价而沽,房价快速上涨让房东的违约成本显得很低廉,这令租客生活在随时搬迁的不安定中,加速了他们的买房进程,而旺盛需求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上涨,陷入了恶性循环。

为何人人要买房?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每年有务工者和毕业生进入租房市场,也有存够钱买房子的租客离开这个市场,租房市场始终维持着动态的平衡。每个租房者的终点都是买房,他们尽可能缩短自己在租房市场停留的时间。为什么人们买房意愿如此强烈?

每次遭遇房东跳价或要收回房子时,江苏女孩叶琳(化名)就觉得自己像这个城市的过客。2009年毕业后,她进入上海一家传媒公司工作,至今已经换了五六个住处。

为了压低房租开支,叶琳经常与人合租,她租过500元/月的床位,也租过客厅里用木板隔出的1000元/月单间,对她而言,“有床、书桌、空调和网线”就可以住。

叶琳说,有时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会被隔成五六间,租给很多人,夏天使用空调频繁,经常发生跳闸,物业来检修时,大家会默契地按照房东交代,说是一个公司的同事,彼此认识,因为“租客成分太复杂会给房东惹麻烦”。

叶琳习惯了“”里来来往往的陌生人,也习惯了忍受“二房东”的抽成。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直接和房东打交道的租客,租下整个单元,再按间或按床位拆分转租给其他人,自己赚个租金差价。“有一次我替二房东把租金给房东,才知道他加了几百元。

她见过的最牛“二房东”是个30多岁貌不惊人的妇女,没有固定职业,她一口气租下肇嘉浜路附近四个单元,再转租给其他人,从中收差价。“有一次我对房子不满意,她就带我去马路对面另一套房子,我后来才知道她租了好几套。”叶琳打听到,去年“二房东”靠这份收入在昆山买了一套100多万的房子。

为了规避中介高额的手续费,叶琳经常在网上找房子,租赁双方签一份手写合同,交租金时她会拿到一张手写的收据。叶琳展示的一张收据中,“兹定于”被写成“滋定于”,她知道这些错别字连篇的协议并没有多少保障。“有一次我签了协议付了1500元押金给房东,搬进去才发现约定的电视机等家电都被房东搬走了,理论了半天,房东只退了一半押金给我。

租房遭遇的种种乱象叶琳都已习以为常,不过她最大的噩梦就是房东跳价,年底房东经常会提出在原来租金基础上浮100-200元,对于她而言又是一次搬家的信号。

叶琳并不喜欢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前逛宜家时会买一些简易衣柜或书桌,因为搬家太频繁扔了不少东西,现在不怎么敢去逛宜家,也不敢买很贵的衣服。”叶琳也希望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如果“沉没”的租金是用来还房贷,多年后至少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但日渐上涨的房价让她只能苦笑着算算下一个交租日。

安全感”很重要,但买房更强烈的原因,是被看成在城市自立的标志。

王洛(化名)大学毕业就在上海一家房地产企业工作,从和同学合租到单租,从住在楼梯吱呀乱颤的老房子到酒店式公寓,从租房到买房,她一步步在城市站稳脚跟。

王洛最早租住在黄河路附近某条里弄的三层楼老房子,她的房间在走廊最尽头,每当她提着大包小包购物袋回家,只能侧着身子踱进房间,因为走廊三分之二空间堆满了各家的杂物。王洛很疑惑,家里清清爽爽,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上海人家,怎么喜欢在门口堆这么多垃圾。另一个让她难以理解的现象是,邻居永远只扫家门前那块走廊。

蜗居”的那段日子,王洛每天早上在弄堂里买煎饼或包子,在里弄人家的烟熏火燎中去上班,走出弄堂拐个弯,高档楼宇堆砌出摩登城市的繁华。为了在这个城市中真正立足,她立下30岁之前买房的人生目标。

2003年楼市飞涨,王洛跟几个同事凑钱付首付,买了一套期房,不到3个月转合同出手,赚了一倍。她用这笔钱加上东拼西借凑足首付,买了一套50多平方米单价8000元小户型,并在30岁以前还清了贷款。“有一套独立的房子才有在城市安家的底气,才有提高生活品质的基础,女人有自己的房子在结婚时也不会被说闲话占男方便宜。

如何鼓励租房?

买房在很多国家并非人生的第一目标,法国住宅持有率为55%,澳大利亚为56%,德国只有42%,美国经济危机以后这个数字不超过70%。金融危机后白宫出台的住房融资计划中更强调租房的作用。

各国都有稳定租房市场的措施,比如美国法律规定业主不能以租客的种族、性别、年龄、国籍、婚姻状况、宗教信仰、身体残疾等因素而拒绝租房,但是可以要求收入,信用记录,犯罪背景调查。合同期满之后,如果业主需要租客迁出,至少要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租客在小孩入学、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方面,享有同房主同样的权利。

国内各地也在推行类似的租房条例,比如房屋租赁期限内未经承租人同意,出租人不得擅自缩短租赁期限、增加租金;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规定标准,不得将厨房、卫生间、阳台、地下储藏室等作为卧室出租供人员居住。但监管上的难度使其对改善租房环境的效果甚微。

鼓励租房一个根本手段是抑制投机买房的需求。在税收方面,对房地产消费和投资影响最明显的是房地产税。美国50个州都已开征房地产税,州政府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定期对房地产价值进行评估,所以住房价格上涨就意味着个人必须缴纳的税款增加。针对房屋购买和出售时的差价,美国一些州政府还专门征收房地产增值税。

法国政府除了通过各种福利政策鼓励租房,也对房产所有者征收重税。购房者除向政府缴纳高额的地皮税外,还需缴纳住房税和空房税等多种税费。另外,法国政府还征收很高的遗产税,这让作为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房产价值缩水。

对低收入家庭提供租房补贴也是各国住房政策的重要内容。美国从80年代开始,如果业主的一部分公寓是租给低收入家庭,则对其部分盈利给予免税优惠。对低收入家庭,以“住房券”的形式给予货币补贴,住房券不能用于租房之外的其他用途,不能交易、转换或赠予。

德国政府大力推行“社会住房”,包括供出租的公寓楼和合作社住宅。政府通过不同的补贴方式,使这类住房以低于成本的租金供应给低收入阶层。依照日本《公营住宅法》,中央政府要为地方政府兴建用于出租的住房提供财政补贴。其中,新建住房的费用由国家补贴一半,而翻修住房的费用由国家补贴三分之一。

香港也推行廉租房,目前200万套住宅中有80万套是保障性住房,包括居屋和廉租房,覆盖了很多香港中产阶层的住房需求。

宋会雍认为,政府不应直接干预租金市场价格,比如限制租金涨价,但可以把需求分流到公租房,从而维持市场价格稳定。

政府要算好有多少租赁需求量和需求结构。上海有多少房子出租?要保障多少人住房?过度密集住房者有多少?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权威统计。把低收入者、过度密集住房者分流到公租房,但现在公租房价格过高或设计不合理就会出现申请者寥寥的情况。

在国内,租房市场需求过渡到买卖市场的最大动力仍是户籍制度。比如教育需求成为当前买房的理由,在大中城市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没有当地户口就无法享受均等的教育资源,必须花钱读高价私立学校,或者交所谓的“借读费”、“择校费”等。

当然,户籍是更大的一个话题了。

刚需:现在该出手了吗

记者 金姬

有专家建议:“房价将剧烈震荡,向下调整,刚需客不妨现在锁定具体楼盘五六个,坐等降价。

很多人都说,现在是刚需购房者的好时机。真的吗?

什么是刚需?目前对楼市里的刚需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概念,一般来说首次置业购房、婚房、学区房都被划在刚需范畴内,同时改善性需求中也有一部分被看作改善性刚需。当然,各类刚需的“硬度”并不相同,比如改善性刚需的购房者恐怕就没有等着婚房的准新人那么焦急。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艳对《新民周刊》表示:“从经济学意义上说,相对于弹性需求来说,刚需是对房价不敏感的人群,因为这批人无论如何都有需要买房。但是现在中国房价太高,所以刚需对价格也很敏感了。中国的政策向来喜欢一刀切,楼市调控效果已经显现,但的确也打压了一部分刚需。

刚得起来吗?

2012年适逢中国传统龙年,结婚人数不少。有专家预测,在中高端房源受限于调控的情形下,婚房需求是今年楼市最大主力。对于80后上海姑娘小夏来说,始于去年的“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并没有让她得到多少实惠。

年近三十的小夏是外地某名牌高校硕士,回到家乡上海后一直打拼事业为主,直到前年才谈了个上海本地某普通大学本科学历的男朋友小张。小夏和父母住在闵行区两室一厅的轨交房,在静安区一家外企上班。小张则和父母以及奶奶蜗居在长宁区一栋老公房的两室户内。小夏和小张曾讨论过结婚买房的事,小张家肯定是住不下,自己家只有自己局促的卧室可以当婚房,但和老人一个屋檐下总归不太方便,而且有了小孩就更拥挤了。

2010年的上海楼市虽然也深受“国十一条”的调控,但从夏天开始就一路回暖,小夏准备拉着小张先去看看房子。首付款却成了问题。小夏虽月薪过万,但工作没几年,加上平时喜欢旅游,积蓄只有20万。小张就更惨了,月薪不过五千,又是一个摄影爱好者,虽然本科一毕业就参加工作,可手里的积蓄不足10万。两人的首付款只有30万,哪怕首付三成,还要预留一部分装修款,所以两人的购房预算在100万之内,这在上海几乎买不到合适的两室户,要么选择偏远的郊区,可他俩都在市中心上班呀!

小张说,也许过几年自己家遇上拆迁,婚房就不成问题了。小夏虽然也考虑过租房结婚,但在地段选择上和小张起了争执。小夏希望能和自己的父母住得近一些,这样可以蹭饭,以后有了孩子也方便照顾。小张则希望在徐汇区租房,虽然开销大一些,每晚要自己烧饭,但至少离彼此公司很近,上下班方便。

其实我俩感情挺好,他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婚对象。但每次谈到房子的事,我们总免不了争执,这样就很伤感情。而且他父母的退休收入也很低,他妈和奶奶的身体都不好,以后全要靠我来照顾,我突然有些害怕。”小夏说,她感到自己很委屈,愿意租房结婚的上海姑娘并不多,但她无法忍受自己婚后的生活质量会如此下降。长痛不如短痛,她和小张在2010年底分手了,两人抱头痛哭了一把,然后分头“继续生活”。

2011年对于小夏来说是人生的转折年,她遇到了现在的未婚夫阿东。阿东是70后,从小到大就没离开过上海,有一个哥哥在云南工作。父母前几年卖了自己的老公房凑了首付,给小儿子在上海闸北区买了套两室一厅的房子,阿东负责还贷。父母很疼爱阿东,所以这套房子的房产证上只写了阿东一个人的名字,哥哥也没意见,但表示以后就由阿东来负责父母的养老了。阿东在浦东一家民企上班,也算是个中层小领导。

阿东和小夏恋爱大半年后,结婚买房就提上了议程。两人都不算首次置业。小夏和父母现在居住的房子,小夏的名字也在房产证上。在上海,根据公证相关法律法规,房产继承公证收费按房屋评估价的2%收费。例如,一套市价200万的房子,要收取4万的继承公证费。这受到不少市民的诟病,尤其在售后老公房继承方面,办个公证的钱可能比当年买房子还要多。小夏一家没有想到的是,上海市公证协会在今年3月1日起将房产继承公证收费下调了50%。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了。

今年春节后,小夏和阿东计划在徐汇区买房,算是闵行和闸北的中间点,离公交枢纽也近一些。可今年2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完善本市住房保障体系的通知》指出,“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的子女成年后,确因婚姻等需要、且该子女无产权住房,才可在本市限购1套住房,并严格按照现有政策执行。”小夏和阿东一下子傻了眼。

3月7日晚间,上海市房管局再做解释。将“该子女无产权住房”规定为“子女个人不单独拥有产权住房”,并表示已通知各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统一口径。小夏无奈地说:“我现在一头雾水。阿东单独拥有产权住房,是否意味着我俩领证后,只能以我的名义去买房了?即便可以买房,现在第二套房首付六成,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的1.1倍,还是感到很大的经济压力。”小夏和阿东看了不少二手房,即便有双方老人的资助,他俩还是觉得太贵了。“真希望‘总理房价’赶快实现呀!

3月14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上表示:“一些地方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房价要“与居民收入相适应,与投入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网上立刻掀起了计算各大城市“合理房价”的热潮。一个ID为“国房部”的网友贴出了自己的计算公式:“2011年当地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平均人口×合理房价收入比/90平方米”。这个公式很快得到了其他网民的认可,一场算术“接力”迅速展开:北京4387元/平方米,上海4831元/平方米,深圳4867元/平方米,苏州4409元/平方米,无锡4218元/平方米,杭州4493元/平方米,大连3240元/平方米,济南2899元/平方米……这些把现实房价“腰斩、腰斩、再腰斩”的数字让人们直呼“凌乱了”。网友们自行测算的“总理房价”未必真的“合理”,也未免过于“真空”说理,但这些数字中蕴含着许多人的希望。

总理向房价“喊话”之后,小夏和阿东去看了“上海之春”房展会。据悉,此次参观人流量达到11万人次左右,国内楼盘总成交金额近2.5亿元,意向成交金额近5亿元,预登记2139套,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在小夏看来,这次房展会令人失望。龙头企业集体缺席,现场楼盘打折很少,而且大多位于嘉定、宝山、青浦和奉贤等偏远地段。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在闵行区的楼盘,均价高达35000元/平方米,吓得她拉着阿东就走。

买房不太顺利的小夏,没料到经济条件较差的前男友小张比自己先买房。从今年3月26日开始,上海第三批共有产权房申请在长宁、徐汇启动,此次申请门槛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00元/月放宽到5000元/月,小张恰好满足条件。他给小夏写了封邮件,结尾说:“现在我有房了,你是否还会考虑……”小夏没有答复,她不希望让一套房子左右自己的幸福。

假阳春?

2012年春节以来,很多婚房需求者购买或者在看房。在上海,由于新政策的出台打破了上海人“男买房,女装修”的惯例,许多待嫁女开始重新和男朋友筹划组建家庭的步骤。再加上中行、农行、建行等大型银行明确首套房贷利率实行8.5折优惠,上海楼市的婚房效应愈加明显。根据21世纪不动产给《新民周刊》提供的抽样统计显示,2012年2月上海二手房成交中婚房比例约为总成交套数的30%以上,仅次于改善性需求。“主要是开发商在打折,一些中小户型的新楼盘(包括全装修)符合购房者的心理价位。”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艳提醒说,“2012后市如何还很难说,婚房效应未必能支撑一整年。

除了婚房购买者,其他需求的首次置业者也纷纷出手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曾表示,“首次置业,宁可买市中心的小房子,也不要买郊区的大房子。”而复旦大学地产运营研究所所长蔡为民指出,“如果发现性价比高的内环内房源,可以入手了。”新上海人袁先生遵照了两位专家的建议,刚在南京西路买了套房子,但他没有享受首套房的优惠利率。他表示:“我打听了一下,很多银行的利率优惠是有要‘优质客户’,就是要在该行买理财产品,我自己就是做投资的,不愿意买它们的理财产品,所以还是按照基准利率贷款。”袁先生买的是二手房,因为整个楼市成交量都不高,所以中介费用打了八折。现在有些地方的中介门店写着“买房就送港澳游”的横幅,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在上海随便一套房子,上下家各收1%的中介费就很赚了。

即便楼市满眼刚需客,中国人现在的购房意愿也是13年以来最低的。3月20日,央行发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根据今年一季度央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未来3个月内有购房意愿的居民占14.1%,是1999年调查以来的同期最低值。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才是真正的刚需。

对于改善型需求的购房者来说,二套房六成首付和1.1倍基准利率让他们不敢轻易做决定,尤其是那些想买学区房的三口之家而言。据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对旗下热点学区门店抽样调查显示,在南黄浦、徐汇万体馆、长桥、浦东源深等学区房板块,受一季度末学区房需求增多推动,学区房需求占比高达三四成。

学区房需求虽然很高,但购房者比以往更为谨慎。今年3月下旬,不少人给“上海发布”微博爆料,表示闵行区万科假日风景五年来对口的是闵行实验小学,小区居民今日突被通知今年对口的是从没有小学教学经验的莘松中学,有180位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受到影响。“学区房”每年不同的划分标准,让很多买房者心里没底。

但降价成了2012年楼市的主旋律。摩根大通3月2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今年全国房价将会下跌5%-10%。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黄河滔表示,今年2、3月上海的一、二手房成交量在逐步恢复,成交量已接近去年9月份水平;降价楼盘也存在,但基本没有突破15%的降幅,与去年动辄超过20%降幅不可同日而语。

上海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截至3月23日统计,上海市2012年4月打折优惠楼盘共计212个(含别墅),总数再创自2011年以来新高。3月商品住宅成交量面积排行前十名中,有7个为降价或低开盘。例如,某个位于嘉定老城外三公里左右的楼盘,报价在每平方米9900元,加上各种优惠,最低达到9500元,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开盘最低价。其实,作为全市存量房最多的区之一,嘉定楼盘从去年起就打响了价格战。区内一手房均价去年3月每平米在16300元左右,今年3月已经下滑至14300多元。

据初步统计,上海3月的一手房成交面积大约为79.4万平方米,比上月增加了98%。业内依然认为,买卖双方的心态并未发生转变。在复旦大学地产运营研究所所长蔡为民看来,刚需买房者更适合在今年第二季度买房。他告诉《新民周刊》:“房价将剧烈震荡,向下调整,刚需客不妨现在锁定具体楼盘五六个,坐等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