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开观测船一个来回50分钟(图)

28.07.2016  02:08

  记者李征、实习生楼昕怡 文/图

  “7月26日,南昌外洲水文站,测量赣江水位高度20.94米,水流速度2291秒每立方米,水温31℃。水位较25日又有缓退。”类似这样的数据近期每天都要播报。那么,这些水文数据是怎样得出来的呢?26日7时30分,记者同南昌市水文局外洲水文站工作人员一起开展水文测量工作。

声学多谱勒流速剖面仪在水面测量流速

取水分析水中含沙量

        水位测量

        涨水后拉着“安全绳”才能到达监测点

        26日7时30分,位于江面的水位监测点已是热气腾腾。外洲水文站共有工作人员约10人,胡来英在水文站工作已有20年了,主要负责测量水温、记录水位,并在每天8时之前将数据发报到上级单位。记者和她一起来到位于岸边的监测点。她将水温计放入临岸的水中,对记者说:“温度计大概要静置5分钟左右,这样得来的数据才准确。

        测量完水位,胡来英指着监测点亭子下几段首尾相接的标尺说:“我们是根据标尺来计算水位的,总共有9根标尺,每根1米,减去露出的部分,水下的标尺共有4根,现在的读数加上标尺的零点高,就是现在的水位高度了。

        “如果下雨,我们还要测量雨量。”说着,胡来英还向记者演示如何使用仪器来计算和测量降水量。

        随后,胡来英回到水文站填表,通过电话将数据报给市局水情科。

        “无论天气多么恶劣,每天7时30分都要准时去监测水位和水温”。胡来英用手上绑着的毛巾擦了一把汗告诉记者,这时候记者发现她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汗珠。

        自7月8日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来,水文站24小时都有人员值班,测试次数也较以往加密。记者注意到,上到监测点的楼梯扶手上绑有几条和岸边连接的绳子,涨水时胡来英必须穿水裤才能抵达监测点。胡来英说,这些绳子是为了预防水位变高漫过楼梯自己设计的“安全绳”。“涨水的时候人会浮起来,拉着‘安全绳’才能到达监测点。”她笑着告诉记者。

        除了人工测量,外洲水文站还配有自记水位计等精密设备,可以直接发送数据到水文站的电脑上,根据自记水位计的记录,当日8时的水位高度是20.95米,与人工观测数据相近。“虽然这台仪器可以实现24小时自动记录,但是还需要人工检测保证数据的准确。我们每天8时都要校对数据,以人工记录的数据为准。”水文站喻站长说,人工去观测水位的同时,还需检查监测点电子产品等仪器设备,“所以我们的工作是全年无休的”。

        流速测量

        烈日下开观测船一个来回约50分钟

        水文站工作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流动测量江面流速、流量、水深等数据。8时30分,记者和水文站副站长熊强再次来到岸边,登上“赣汛检测01”号观测船,进行相关数据的监测。

        熊强是个“准90后”,出生于1989年。他指着船舱内一个橘色小船状仪器说:“我们现在使用的是ADCP,也就是声学多谱勒流速剖面仪,只要将它放在水里,由水文监测船牵动,沿着河流剖面,在两岸之间,按直线行驶两个来回,就可以获得流量等信息,这些信息会通过蓝牙实时传输到电脑里。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水位变幅测含沙量,通过提取江水样本,测算分析一年跑了多少水和沙,计算水土流失数。

        然而,进入汛期以来,“流量、流速和水位三者之间失去了数字上的联系,无法推测数据,要获得准确的结果,我们只能每天开船进行测量。”熊强说,“一般水位越深,流速越慢,流量就小,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规律进行预判。例如修建红谷隧道时,需要从生米通过赣江运送管道,整个运输段的流速的数值大小和最大处在哪段,我们都可以测算出来,为工程施工人员服务。

        熊强告诉记者,以往汛期,如果河流流速、流量增大,水位就会高,这样就可以对下游涨水量进行预报。但是由于近期受鄱阳湖顶托作用影响,现在流量不增反减,流速也变慢了,平常21米的水位高度对应的应该是10000立方米/秒的流量,但现在却只有不足3000立方米/秒,还不到平日的1/3。

        自防汛Ⅱ级应急响应以来,这艘监测船每天都航行于赣江之上,水文站规定的测流断面位于上游700m处,是从岸边的公园到红角洲一带,位置固定不变,一个监测来回约50分钟。此时时间已近9时,监测船在毒辣的阳光照射下,滚滚热浪向船舱内涌入。记者和船上的工作人员都已经满头大汗,衣服外套着的救生衣都被汗水浸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