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生态化同步,我省转变生猪产业发展方式

31.10.2015  11:30

江西是全国生猪主产省之一,生猪产值已经超过了粮食产值。我省着力转变生猪产业发展方式,坚持规模化和生态化同步发展,加大生猪规模养殖污染防治力度,今年年底前全省80%以上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将建成废物和废水处理设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江西台记者李俊报道。
俗话说,猪肉好吃,猪场味难闻,但近日记者来到赣州市南康区东进农牧有限公司的养猪场却没有闻到刺鼻的臭味,猪场四周也没有看到污水横流的情况,作为一家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卫生搞的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公司生产经理谢盛富带着记者走进猪舍给出了答案,原来他们采用了节水减排栏舍,猪粪直接通过抬高的底板缝隙渗漏到下面的u型斜坡积粪槽,最后统一收集,这样一来每天只需要冲洗一次猪舍,减少用水量达250多吨,而且粪便收集的人工费也大大节省。(出录音)
主要是节水,节水最少一半以上,你人工也节省了,对我们企业长远发展很有帮助。
节水减排猪舍解决了猪场用水量大的问题,而对猪粪便的再利用,则实现了资源综合效益。泰和县宏泰养猪场现有母猪300多头,存栏小猪300多头。按一头猪每天平均生产粪便5斤计算,养殖场一天的粪便就达3000多斤。这么多的粪便怎么处理?成了场长龚晓星头疼的问题。今年8月底,泰和县宏泰养猪场投资200多万元兴建的大型沼气池投入运用,现在养猪场里不光煮饭炒菜烧开水用沼气,菜地施肥用沼液、沼渣,而且还可以用沼气发电。(出录音)
平均每天发电8小时,每小时50个千瓦,按目前电费计算,七毛钱一度,每天节省280块钱。
据统计,目前我省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有1.3万户,生猪粪污排放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了改变我省目前一半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的现状,实现规模化和生态化同步发展,今年我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广生猪粪污治理适用技术和治理模式,年底前全省80%以上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将建成废物和废水处理设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省农业厅党委书记陈日武:(出录音)
鼓励利用猪粪进行沼气发电和集中供气,以及生产加工有机肥,从源头预防污染和减少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