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网评:春游,不能让孩子为事故买单

29.04.2014  12:59

  前段时间,海南澄迈县一学校春游发生事故,造成8个学生死亡,包括校长、司机在内的多人被刑拘。这一事件,更是将学校组织学生春游的热情降至冰点,学校春游安全管理再次敲响“警钟”。在春游安全“高压线”面前 ,存在着学校不敢办、不愿办,家长忧虑办,孩子特想办的矛盾现象。那么,学校真的应与春游绝缘吗?(今视网4月28日)

  恶性的旅游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甚至引起了部分人对春游的抵制。有网友评论表示希望能取消学校每学期的春秋游,因为安全问题没办法得到保障。但是这种观点也只是一面之词,有调查也显示,仍有大部分人支持学生春游,觉得不应该一刀切。不少网友表示:“春游出问题,并不是春游这个活动的问题?春游本身并没有错。我们应该从制度上去规范学校各种活动的组织工作,预防安全隐患!”然而,因为部分人反对的声音,尤其是出现伤亡等重大事故,导致很多学校都不敢再组织大型的春游或秋游。

  春游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有助于孩子亲近大自然,在活动中形成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这堂重要的社会课不可缺失。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家长、舆论乃至社会,都会将责任算在学校头上,学校为规避风险,难免明哲保身,进而取消春游,这是无奈之举,也是摆脱责任之举。其实,任何人都无法预见未知的风险。对孩子过度保护,反倒不利于孩子成长。

  笔者认为,春游是不可或缺的,同时更是孩子们需要的。在笔者看来,学校在组织好春游的同时,与保障学生安全之间并不冲突也不艰难。只要学校能严格防范,将安全措施做好,是完全可以提高安全系数的。比如仔细检查出行的交通工具,平日老师对于学生的野外技能培训等等。细化春游工作,将春游计划上报教育部门,经过反复探讨春游中的每个细节,最后与学生家长商讨。在日本,学生一年两次去远足、新加坡中小学每年3月份组织为期一周的体验式活动,主要靠集体保险机制分散安全风险,而不是把学生的“成长风险”统统转嫁给学校。此举值得教育部门借鉴。

  此外,让学生的春秋游得到与校车同样重视的程度。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也应制定学生春秋游的相关标准,对组织春秋游的旅行社进行资格和质量审定,不达标旅行社禁止组织春秋游,要求旅游车司机以及导游培训持证上岗,道道把关。同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用制度护航。春游本身没有错,不该让它成为某些人责任缺失的替罪羊,不能因为“害怕出事”,就将所有活动都取消,让孩子为事故买单。(申莹莹)

相关新闻 :[今视调查]“春游”去哪儿了? 埋葬在“怕出事”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