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解开“心锁”,存折之锁迎刃而解

21.05.2014  11:13

  郑州89岁的鲁老爷子昏迷住院,其一张银行存折密码被锁死。为解锁取钱,老爷子的亲属先后跑遍银行、公证处、法院仍无解。(5月20日《东方今报》)

  关于食品安全,曾有媒体诘问:8个部门为啥管不住一头猪?关于这次存折解锁,公众同样疑窦丛生:3个部门为啥解不开存折之锁?银行、公证处、法院等难道都是打酱油、吃醋的?其实,只要3个部门中任何一个部门解开“心锁”,解开存折上的锁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存折被锁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银行是否知道,存折被锁是因鲁老爷子的80岁的爱人马老太太输错三次密码造成的。马老太太80岁了,做错这种事情完全情有可原。现在马老太太想起密码了,为啥不能让她在众多亲属和银行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再输入一次密码,如果密码正确,银行帮其解开存折之锁,天不会塌下来,为啥非要让其这么多亲属去走法律程序不可呢?

  要公证就公证吧,这本身是件简单的事情,然而哪里想到,公证处工作人员说,老人活着不会说话,他们没办法做公证,建议去法院咨询。“老人活着不会说话”这是什么“没办法做公证”的理由?完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推托之词。我需要公证,你应该告诉我公证需要什么手续和材料,老人昏迷不会说话可以采取什么方式弥补,这才是公证人员的职责。一句“建议去法院咨询”,凸显公证人员“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冷漠面孔。

  没办法,那就找法院吧。法院立案庭热线工作人员称,可以立案,但需要指定监护人,一年或一年半之后才能解决问题。指定监护人,这很容易,而一年或一年半时间,这个太久了吧?是法院工作效率低还是没把当事人放在心上?遇到这种特殊情况,来个特事特办,估计算不上徇私枉法、情大于法吧?即使按照法院正常程序走,确实需要这么长时间吗?

  存折解锁算什么大问题?如果银行人员心中怀有“服务”二字,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如果公证人员有点责任心,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如果法院能把司法公正的天平摆正,能把当事人的事放在心上,甚至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试问,存折解锁的问题是不是会迎刃而解?

  解开“心锁”,存折被锁不是问题,不要一切都用所谓的规则、制度和法律来为难当事人。规则、制度和法律都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们建设法治中国,不是要建设冷冰冰的法治国家,而是要建设在法治基础之上的文明的人性化的充满温情的国家。牢记这一点,才能切实解决群众“事难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