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要释放民间体育活力

14.01.2014  12:36

  ■本报记者秦东颖

  去年12月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参赛名额“一席难求”,今年元旦的10公里竞速跑和东方明珠登高赛报名火爆,上海民间体育出现的井喷式需求和蓬勃活力令人欣喜,也考验着体育职能部门发展转型的能力。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14年上海市群体工作务虚会上了解到,今年上海将统筹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探索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机制等。

  五位一体办赛模式

  公共体育服务关乎体育民生,向大众提供基本体育服务,首先应当“问需于民”。去年首创的市民体育大联赛以 “政府做实事、协会办赛事、媒体讲故事”为形式,受到了市民的欢迎。2014年,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将从年初办到年尾,同时将进一步体现管办分离、社会化办赛的体育转型新思路。

  2014年市民体育大联赛将推出全新的 “政府、协会、媒体、中介、企业”五位一体办赛模式,以提高办赛的社会化程度。新增“中介”和“企业”,就是要让专业赛事公司等更多社会资源加入进来。

  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同样体现在很多体育赛事中。像一年一度的“金桥8公里”,从一项社区赛事发展成为社区体育文化的知名品牌,正是背后有专业赛事公司运作的结果。依托市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组织群众体育活动,不但可以“众人拾柴火焰高”,也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各类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像摩根大通企业竞跑赛、安利纽崔莱健康跑、万科城市乐跑赛等,都已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品牌赛事。

  协会当先自我推销

  群众体育不应也不能由政府包办,社会体育组织理应成为激发大众体育活力的主力军。去年的市民体育大联赛“唤醒”了单项体育协会的热情,上海市龙舟协会、上海市登山协会等单位,从组织到服务,当起赛事的“领头人”。

  今年,各协会依然将扮演重要角色。从目前大联赛规划的8个项目和2个项群可以看出,市民喜爱的项目没变,甚至得到了拓展。8个项目是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龙舟(含陆上划船器),2个项群是路跑类,包括各类竞速跑、马拉松、定向运动等跑步类竞赛和活动;健身操(舞)类,涵盖了第九套广播操、体育舞蹈、健身操。

  此外,包含10个申报项目的自选板块也让其他单项体育协会有了“自我推销”的机会。据上海市台球协会秘书长祁伟透露,市台协已经申报台球项目,“台球项目包括斯诺克、9球等多项运动,一旦申报成功,我们可以根据市民需求设计多样性的赛事。

  在上海,钓鱼、保龄球等运动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些协会完全可以申报项目。各协会最接地气,一旦都动起来,不但市民大联赛的蛋糕做大了,市民的体育需求也能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效益评估优胜劣汰

  体育发展转型管办分离,政府部门要做的是管政策、管规划、管购买服务。据悉,去年市体育局投入600万元支持各单项协会办市民体育大联赛。今年,市体育局将继续以市民体育大联赛为活动和服务平台,加大对单项协会的扶持力度,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

  社会体育组织的春天来了,机遇能否抓住呢?今年,在探索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新机制的同时,市体育局将加强效益评估,完善扶持方法。届时,评估体系将介入赛事和活动过程,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2014年获得资金支持的项目协会制定个性化的效益评估标准,最末两位的协会将被淘汰。在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协会压力,促使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出奇招。

  “排排坐,分果果”的时代已经结束。据悉,在专项扶持资金的使用上,将对单项协会进行招标,通过评估方案,进行不等额的资金支持。

  为社会体育组织提供宽松的环境,为民间体育活力增长释放更大空间,2014年的上海群众体育走在改革转型的路上。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