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听信皇帝的假话 结果一片真心换来身首异处

17.12.2015  13:52

解缙画像

  游宇明

  史书对魏征赞不绝口。在专制时代,对皇帝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然而,只要我们认真打量一下,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历史上直臣很多,但像魏征一样生前无限荣光的并不多。

  明代的解缙也是特别敢言的。他曾经给朱元璋上过一封名为《大庖西上封事》的万言奏章。奏章中说:法令屡屡更改容易导致老百姓的疑惑,刑罚太繁苛必然促使民众玩忽。从国初至今二十年,几乎没有不变的法令,差不多天天都有犯“”的官员。经常听到陛下震怒,处分这个惩罚那个,从未听到陛下褒奖好官,并且始终如一。希望改变此种状况,遏制法外之威刑,流放十年即应该释放,廷杖八十以后就不要再加刑罚。近年来,监察机构的纲纪亦不严肃,官员们特别在乎刑名轻重、问囚多寡。监察御史纠察官员往往仰承皇帝密旨,皇帝发了命令,才上疏弹劾,目的不过是邀功取宠。由于官风不正,贤人羞于同流合污,庸人却如鱼得水,以至是非颠倒。后来,他又进呈《太平十策》,批评朱元璋大封儿子为藩王的做法,指出“分封势重,万一不幸,必有厉长、吴潞濞之弊”,意思是要朱元璋记住汉初厉王刘长、吴王刘濞作乱的教训。

  解缙说的大实话本来让朱元璋很不满,但朱元璋不久前刚对解缙说过:我和你从道义上说是君臣,从恩情上说犹如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因此,他只是批评其“年少而语夸”,没有深加追究。

  朱棣登基之初,也曾对解缙说:“敢为之臣易求,敢言之臣难得,敢为者强于己,敢言者强于君,所以王、魏(王猛、魏征)之风世不多见。”解缙以为自己碰上了难得的明君。当朱棣拿出一份大臣名单征求他的意见时,他真的乱加臧否,比如说蹇义(吏部尚书)“其资重厚,中无定见”,评夏元吉(户部尚书)“有德有量,不远小人”,讲刘俊(兵部尚书)“虽有才干,不知顾义”,议李志刚(礼部郎中)“诞而附势,虽才不端”……朱棣虽然没有当场发作,但内心已有了不快。

  朱棣喜欢次子朱高煦。但无奈当时的皇位传承制度是“立嫡以长”,朱棣因此采取了一个变通做法,一方面依例册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另一方面又给予汉王朱高煦超过太子的礼仪待遇。解缙向朱棣进谏,认为这样会促发兄弟之间的内斗,朱棣极不高兴,觉得解缙在离间他们的父子关系。恰巧此时朝廷讨论是否发兵交趾的问题,朱棣与相当数量大臣主张出兵,解缙表示反对,又说“不宜过宠汉王”,更加深了朱棣对他的恶感。不久,朱棣就将他由翰林学士贬为广西参议,再后来又听信谗言将其贬为交趾参议。

  永乐八年,朱棣率军北征,解缙回京述职,因为皇帝不在,只好向“监国”的皇太子汇报工作。这本是很正常的职务行为,朱棣却以私见太子,不等皇帝返回,径自离京,毫无人臣之礼的罪名,下令逮捕解缙,将其关入锦衣卫镇抚司诏狱。永乐十三年,又暗示锦衣卫指挥使将解缙处死。

  解缙这个人不乏才华,不缺见识,更不缺少对皇帝的忠心,他虽然做不到像方孝孺一样只忠于某个皇帝,却能做到端谁的饭碗,给谁做事。然而,解缙碰到的朱元璋、朱棣都是权欲极强、草菅人命的君王,他们虽然有时也说点“你多提意见”之类的漂亮话,其心底却是渴望大臣们高喊“皇上圣明”的,解缙听信了皇帝的假话,结果一片真心换来了身首异处。

  其实,皇权下的直臣大抵都逃不过解缙一般的命运。一方面,处于道统约束下的读书人总有帝师情结和家国天下情怀,往往情不自禁地讲真话、讲直话,甚至明知皇帝不喜欢听还要讲;另一方面,他们面对的又是掌握着绝对权力的君主,这些人听不听大臣的谏言全凭个人的兴趣,愿不愿善待直臣也完全取决于一己之良心。置身这样的环境,直臣的风险可想而知。

  (作者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