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最后一抹“胭脂红”

30.06.2015  16:16

  □揭方晓

  世人多爱炊烟。炊烟之所在,即是家乡。因此,古人每及一村,不需问,只需略略数一数,房舍之间有几缕炊烟就必有几户人家。南城县新丰街镇汾水村,明清之时被称之为“千烟之村”,应有千户之数,当是繁盛之地吧。

  汾水村民多姓潘,为南城县曾经的两大望族之一。据《东山潘氏宗谱》记载,其开基之祖、北宋工部尚书潘仁照曾孙潘千一于南宋初年迁徙于此。因山水在此聚集后分流东西,故村名初为分水,后改为汾水。潘氏子孙中多名人,著名的有清代“鸿博榜眼”潘安礼、近代“赤色律师”潘振亚等。去过汾水村多次,村中老人向我们提及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巨大的荣耀,以及动人的传说和故事,可惜这一切大多不见踪影。只有转角处、僻静里,突然遇上的一幢精美门楼、一块繁复窗雕,还宛如时光贵妇最后一抹“胭脂红”,依稀可见。

  眼前是一幢门楼极为精美的古宅。门额石匾上“奎光世映”四个字雍容绵延,其上斗拱雕花屋檐层层累进,而高大的马头墙则环顾两侧。华美秀丽的砖雕、凸兀而出的石雕,真实地诠释着“精琢细磨”含义。我国古代建筑讲究有院就有门,门上就有匾,匾额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的门脸,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门第层次、道德修养、思想情感、处世哲学、精神寄托以及对未来的追求。奎光,文曲星也,想来这该是一户书香人家吧。

  另一处深宅大院,一面巨大的照壁立于门前。整个照壁造型流畅大方,风格朴素雅致。其下方并排嵌有四个方形花卉石雕,花儿怒放,每一朵都各自不同。这幢大院门额上没有刻字的石匾,现年79岁的主人潘彭祖介绍说,以前是悬挂有木制匾额的,上面写有“观天尚”三个字。门前还有两只大狮子,相传为益王外孙建造。明宪宗朱见深四子朱佑槟封藩于南城,为益端王。至明亡一百四十九年间,益王世系历七代八王,子孙遍及四方。

  观天尚上下两厅,上厅有楼,临井而窗,我们脱口而出:“绣花楼”。关于此楼的用处,随行的村里人也不知道,可我们宁愿相信它就是“绣花楼”,是古时大户人家小姐的闺阁。遥想当年,二八佳人待字阁中。临窗绣花,阳光透过天井,暖暖地拂照在她身上;风儿也殷勤陪着她,说着贴心话。屋外零乱的脚步声传来,每一声都让她怦然心动。她禁不住问阳光,问风儿:“那外面的世界,会比这大院幽深多少、精彩多少?”

  村里有一屋,外围保留还算完好,里面已呈半坍塌状,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名的“汾水俱乐部”。解放初,全国各地农民庆祝翻身解放,纷纷组织农村业余剧团,以高涨的热情改编或自编自演各种文艺节目,歌颂新生活。几年后,农村开始建立俱乐部,业余剧团的骨干成为农村俱乐部活动的主要力量。1958年,汾水村也将与“濠上书房”连在一起的“同振堂”改建为农村俱乐部。据说曾任中央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监察部副部长、江西省副省长的潘振亚为此捐献了2000元钱(也有人说是1000元钱)。 “当时我们汾水俱乐部那可是赫赫有名,开会、演电影都是在这里。”村主任章向阳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现在村中小学,以前是“潘氏家庙”的一部分,明万历年间南城知县范涞手书的“潘氏社仓”石匾,就与十数个石墩一起,随意地堆放在地上。里面立有两块巨大的石柱,分别是清雍正及乾隆年间立的田亩段号石碑。其上全是蝇头小楷,虽历两百多年,可“臣字七百三十乙号湿租陆斗”“竹字三百五十七号”“壹字二百九十号”等字迹仍然依稀可辨。村支书潘毛仔介绍说,以前祠堂有上千亩田地,租于潘姓村民耕种,约定每年缴纳一定粮食为租,勒石以记,子子孙孙莫敢忘也。

  潘氏鼎盛时,其家庙里层层迭迭悬挂了108块各类匾额。或为读书而立,如“奉政大夫”“祖孙兄弟科甲”“世光仕籍”“进士”“文元”“文魁”“解元”“翰林内院”“翰林都谏”等;或为仁德而立,如“玉蕴山辉”“西江高士”“淳厚可风”“名世真儒”“仁寿高风”“奉文持公”等;或为高寿而立,如“德寿双辉”“南极星辉”“四皓遐龄”“艺秫双鹤”“百有一岁”“尔寿而康”等;或为贞节而立,如“嘉惠永贞”“励节金贞”“金石同坚”“劲节长龄”“百岁坚贞”“贤节流芳”“贞孝济美”等。

  匾额讲究的是内容的意境,集中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古代,那些道德无双、政绩显著者,多被赏以匾额。它们是了解一个家族气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可惜的是,“潘氏家庙”里的这些匾额现在一块都找不到了,只有上面的内容,还残留在村里退休教师潘建华泛黄的手抄本里。“以前村里盖茅房,都随手取几块匾额当作垫脚之板;做个门板、打个窗框什么的,更是时不时用上几块,大家都不当回事。”村里人也为之惋惜。古村,渐行渐远了;记忆,渐行渐远了。唯有时光,来而又往,去而又返,无休无止。可是今天的时光,会染上昨天的色彩吗?汾水村那宛如时光贵妇最后一抹“胭脂红”的明清遗存告诉我们:“会的,只是这样的色彩注定越来越淡,越来越有愁绪。”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