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 情 通 报

26.11.2014  17:38

     

 

1、2014年11月18日18时左右,信息学科部的一名男同学在慧苑门口被一个自称是中南大学的女学生诈骗,被骗现金370元。

2、2014年11月19日18时左右,财经学科部的一位女学生在学院湖面位置被一名陌生男子骗取现金900元。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案件发案率逐年增多。近期,包括我校在内的多所高校多名师生被骗,我们对当前校园内常见的几种诈骗案件类型、特点进行了梳理分析,请大家参阅。

一、利用推销进行诈骗

通常诈骗分子会混进学生寝室,以搞宣传、做广告、促销新产品甚至勤工助学的名义,直接上门向同学推销文具用品或化妆品,大多为假冒伪劣产品,价高质低,还有的承诺如果买了他们的产品,公司可以为其免费美容、免费培训等,骗取学生购买其产品。

二、谎报学生发生意外进行诈骗

学生家长通常会接到电话,来电者谎称自己是学校老师或某政府机关人员,并以其子女在校突然得重病或发生车祸的名义,要求学生家长立即汇手术费或医疗费至某一银行帐号。

三、利用求助进行诈骗

诈骗分子衣冠楚楚,发现目标后,主动上前搭讪,自称是香港、北大、清华学生或其他显赫身份,到南昌来做调研。因途中发生意外急需用钱,但身上无银行卡(或称银行卡不能使用),所以想借用学生银行卡以便老师将钱汇入。博取学生信任后,诈骗分子再设法套出银行卡密码并将卡调包,或直接向学生借钱。等学生发现情况不对,钱没了,人已不见。

四、网络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游戏和即时通讯等平台,发布诸如网络游戏帐号、QQ、淘宝旺旺用户等中奖提示信息。当用户拨打指定“客服中心”电话联系领奖事宜时,犯罪分子往往以缴税为借口骗取汇款。

五、虚假短信诈骗

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你持XX银行信用卡在XX百货消费XXX元成功,客户如有疑问可拨打XXXX与XX银行发卡中心查询。”学生一旦拨打短信提供的电话,对方会自称XX银行客户服务中心,要客户持银行卡到ATM机输入密码进行查询、设置所谓“防火墙”保护,开通网上电子银行帐户等操作,实际是进行诈骗转账。

六、ATM机虚假告示诈骗

犯罪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并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导银行卡用户在银行卡被吞后,与其联系进行诈骗。一旦用户与犯罪分子联系,犯罪分子即设计套取用户银行卡密码,待银行卡用户离开后即到该ATM机处,取出堵塞出卡口的异物及银行卡,从而盗取用户卡内的现金。

七、使用“呼通即停”手段(指电话呼出后被叫方仅响铃1声即自动挂断)进行诈骗

部分用户手机收到只响铃1声即挂断的陌生电话,当用户回拨电话时,经常会听到以电脑模拟语音提示的如“电话中奖”、“六合彩特码”、“退税”、“退费”等诈骗信息,若按提示操作,往往被套取个人帐户资料而造成损失。

如果再次发现有“套近乎的陌生人”、有寻求帮助的“香港人”“北大、清华”学生等,可以直接报告辅导员并及时通知公共安全管理处或报警。

公共安全管理处报警求助电话:88310110

南昌市公安局报警电话:110

塘山派出所报警电话:88102439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201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