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由:让“凝固分层”的社会再次流动起来

03.12.2013  11:23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造就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生动局面的制度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对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新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加以贯彻落实。(人民网2013年12月2日)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火速腾飞为人民群众创造了一片发展的广阔空间。然而在社会经济“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良好势头下,我们也发现社会分层出现日渐凝固的现象,社会“流动”日趋缓慢。我们吸引了大批的优秀青年进入政界商界,同时也激发了部分的“仇官”“仇富”扭曲心理。

  前不久出现的一系列年轻干部破格提拔,社会大众对此高度敏感,习惯性质疑“是否有后台”、“是否有内幕”,这从深层次上折射出社会公众对社会阶层流动不畅的焦虑。如何打破阶层垄断的“壁垒”,为社会各阶层人员疏通“平等竞争发展”的“绿色通道”,让凝固的社会分层再次活跃流动起来,我们还得多角度去思考。

  要让社会不再“静止”、“分层”,干部需要具备的是时代内涵与社会责任感,我们还得以如此标准作为干部考核重要指标。因而要健全完善和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明确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为干部选拔任用筑牢一道道“隔离栏”、“铁栅栏”,真正把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坚决过滤筛除掉那些“庸官懒官”,进而引导干部争先恐后干事创业,让各阶层更加有活力。

  如今,基层各项事业改革发展方兴未艾,各地区依旧面对着人才缺乏之类的迫切问题,中西部地区有很大一部分艰苦岗位人才匮乏,出现“留不住人”、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等突出问题。因此,要切实考虑在待遇、选拔、任用等方面真正向基层、向中西部地区和艰苦岗位进行倾斜,切实解决当地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促进人才向偏远地区、发展难以为继的地区聚集。实现多层次人才流动,同时大力倡导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精神,鼓励年轻人到基层接受锻炼,到艰苦地区生活成长。

  当然,我们在落实以上这些规律性措施的同时,更应该转变理念、拓宽视野,根据不同人事情况对社会上一些优秀人才的选拔探索出更多合理有效的办法,疏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和公务员队伍渠道,以平等之机遇让阶层“畅通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