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记住每个遇难者的名字

08.06.2015  01:54

东方之星”救援现场,汽笛长鸣,众人垂首。

七日过后,这样的数字仍然让人揪心:截至7日18时,456名遇险者中,432人遇难,10人下落不明。

数字太抽象,无法传递生命的温度,432位遇难者不应只是墓碑上风蚀的一个个代号。他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普通人,不应被淹没在数字里。对于灾难的记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尽可能还原他们生命轨迹的细节。把每个名字都当成全部,这才是“”的意义。

当船体扶正后舱内搜救告一段落,“不停止、不放弃”的搜寻已将范围扩大至上海吴淞口。遗体转运,按照6人一组抬担架的方式小心翼翼地进行,对遇难者的随身物品进行了专门的整理、密封和编号……“”,是救援、善后的原点和终点,是每一个行动的始发站和目的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需要贯穿在每一个时间刻度。

组织足够力量全力开展搜救”“妥善做好相关善后工作”“强化维护公共安全的措施”;“做好家属安抚等善后工作”“不放过一丝疑点,彻底查明事件原因”“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发布信息”。在救援中,尊重生命是一个共识;在善后时,尊重生命的原则同样应该高于一切,体现于对家属的安抚、对原因的彻查、对信息的公开,体现在给出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交代。

头七”的纪念,不仅是为了哀悼,更是提醒我们,需要记取这用生命代价换来的教训。

滚滚江水,也带不走亲人们的悲痛。有儿子痛哭,“爸妈我错了,我不该让你们去玩的”;母亲含着泪回忆,3岁的女儿曾许诺“要给妈妈带回好吃好玩的”……如何让这样的悔恨更少些、伤痛更少些?查找事故原因有一个过程,公众需要耐心,但相关部门对灾难的分析和反思没有理由放缓脚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深刻吸取教训,强化维护公共安全的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怎样增强公共河运的救援力量,怎样完善内河大型客轮的实时监控系统,如何强化船舶公司的运营安全监管责任……愿“东方之星”沉船能敲响警钟,愿四百多条生命的漂逝,能真正推动长江航运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让我们记住每个遇难者的名字,记取每个名字的意义和价值。唯有悲剧不再发生,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