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耗资150万 让清代老宅重焕生机

08.03.2017  11:02

江西广播网3月8日讯:

三前年,清华大学学子张志刚从北京回到家乡抚州,耗资150万修缮3栋清代老宅。现在,修缮工作终于竣工。他的艺术梦想照进了现实。抚州台记者洪素娟报道:

 今年42岁的张志刚是抚州本土人,早年考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他留在了北京,一直在北京宋庄从事陶瓷、江西当代艺术推广和策展等工作。
【出录音:每年要组织我们抚州的20多个艺术家,到北京去参加展览。】
张志刚也是临川白浒窑非遗传承人。他一直梦想着在乡村打造一个文化气息味浓厚的古建筑。经过多方考察后,他选择了风光秀丽的下聂村:
【出录音:它的文化积淀特别好。这边有瓷土矿,有非常好的木头,可以进行柴火的烧瓷,非常符合白浒窑古技术的恢复。】
下聂村是一个千年古村,保存着明清门楼等20多处古建筑。张志刚看中了清朝太学生聂星辉的故居,这是由3栋房屋组成的老宅子,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为年久失修,聂星辉后代都另盖了新楼。经过协商,张志刚出资修缮老宅,享有30年的使用权,产权仍归聂星辉后代。【出录音:我们一来先是给地面硬化,让整个房子的墙基稳固,第二个就是给四面的墙重新拆下来,又按照古代的造墙的方法,又重新给它砌上去。】
张志刚将新宅取名为“白浒窑手工艺陶瓷工艺传习所”,三栋住宅功能清晰,第一栋是乡村图书馆,方便村里的小朋友来阅读;第二栋是教室,邀请老艺人教村里小朋友烧陶技艺。第三栋是展厅,展示张志刚及其老师和学生的陶艺作品。青砖、黛瓦、老木柱,陶品、书架、留声机.....,张志刚的新宅历史厚重感与鲜明时代感并存,带给人别致的韵味,也为村民提供一个文化新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