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青年”死在20来岁

09.05.2017  10:11

  人年纪越大,便越发重视青年节——这不,今年就有不少90后,差点就和青年节说拜拜了。前段时间,联合国官微给了一个范围很小的青年定义,把24岁以上,也就是92年前生人都给排除在青年之外了。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正名,将青年定义为14-35周岁,这才让80后90后又重新抓住了“青年”的尾巴,没有错过这个五四青年节。

  可惜,“青年”该有的状态,却不是换个定义就能有的。当前流行两种青年观:一种,名曰“青春”,以任性、放纵、生猛胆大为豪,以张扬个性表达存在感——青春就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是有始无终、惊天动地的爱情,就是叛逆,就是张扬。当前,泛滥的青春剧,也在一遍遍消费人们对于青春的感觉和记忆,让无病呻吟成为文艺,让迷茫成为时尚,让任性成为个性,让心碎成为宿命。可惜,照这个标准,很多踏实、老实的年轻人,或许都从没有过青春了。

  另一种想法,与“青春”对应,则是无时不觉得“人至中年”。有的人,刚刚毕业甚至还没有毕业,就把“没意思”挂嘴边;有的人,人生刚刚受点挫折,就抱怨社会甚至苦心钻营走向极端,就像祁同伟那样;有的人,在该生龙活虎的时候,活得死气沉沉,遇事不敢拼,不敢闯,只想着刚跳出父母的温床,就钻进体制的温室;还有人,将精致利己当作成熟,满脑子的厚黑学与功利心,恋爱成了买卖,金钱得以至上,却早就把年轻人该有的梦想和锐气抛之脑后。

  没错,青年人是该有个性,有些色彩,但若只是跟风耍酷、漫无目的、丧失理想、不去学习,那么,走过再多的风景,也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发呆,把无知当无畏。反过来,如果在青年时就把人生亦步亦趋,精准计算,或者贪图稳稳当当,不敢争取,人生未来几十年也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其实,无论是不去思考的任性“巨婴”,还是过于算计甚至保守的利己主义者,都不是青年该有的状态。活力、奋斗与情怀并不矛盾,年轻人,正应该是这三者结合最好的注脚。

  青年人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它还不够烈,却是人头脑最为清醒的时刻。“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干事创业的伟大时机,又何尝不是青年时代。毕竟,这是人大脑的黄金期,是最善于学习的时代,这也是人生中难得的黄金机遇期。此外,年轻人不仅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还天性就带有一种改革的冲劲——陈独秀当年在《敬告青年》中就曾写道“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认为青年就应该拥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进步进取。而这些特质,正是改革创新的生命基因,是撑起未来的基础。

  所以,说白了,无论是觉得青春就应该疯闯、叛逆,还是觉得青年应该精准算计,本身都并没有错,根本上还是要考察到底是不是以独立自由、思想进步而非保守为前提。同样是勇闯天下,《致青春》中的陈孝正却觉得,他的青春“不允许有一厘米的差池”,认为事业和爱情非此即彼,精心算计却还是无法得到完美结局——这何尝没有保守、自卑的思想在作祟?同样是陷入爱情,马克思却在给燕妮不厌其烦写情书之际,理解到青春不仅仅只有浪漫。同样是旅行,有些人读了万卷书,才开始行万里路,亲身触碰另一种文化;有些人却只是为了照照相,为了虚荣心。一个拥有独立、进步精神的青年,就算难免有过焦虑,也绝不会深陷迷茫。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课毕放学归。我们仔细想一会,今天功课明白未?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呀,同学们,明天再会!”李叔同所作的《夕歌》在耳边回响,光阴流水,从霍去病到周瑜,从梁启超到近代的无数开国将领,历史被多少敢闯敢做有思想的青年改写。从马克思到爱因斯坦,又有多少领域,让青年人闪闪发光。历史从来不会被青年颠覆,只会被青年创造,“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青春,就应该是这样,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又心怀宽广,理想远大。无论是十几二十岁的“小”青年,还是三四十岁的“老”青年,都不能让“青年期”死在心里。不做迷茫的“巨婴”,不做保守的“老人”,拥有信仰,葆有活力,独立人格,这也正是永葆年轻的秘诀、干事创业的状态。

  文/刘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