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乐:莫让“鸟为食亡”的悲剧在人间上演

03.07.2014  10:48

  6月29日,一艘货船在夜明珠码头装运大米的过程中,不少大米散落在了地上,20余只麻雀在此抢食大米后相继死亡。事发后,宜昌市政府、公安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经过对该船装运的4批大米进行取样抽检化验,确认大米并无问题。(2014年07月02日《三峡晚报》)

  幸哉,小麻雀死了,我们还活着;悲哉,我们还活着,小麻雀却死了。小麻雀之死,虽然暂时还是个谜,但据专家们推测:是贪吃给撑死的!一出“鸟为食亡”的悲剧在人类的生活舞台上真实地上演着,人类却也不幸地成了这出悲剧的忠实读者。

  小麻雀为什么在抢吃了这批大米后会致死呢?大米,是地道的中国东北大米,经有关部门检验后确认没有问题。那么,小麻雀的死因,只能归功于它贪吃了。我们苟且沿着这一主因来一次推理:小麻雀为什么会贪吃?因为肚子饿。小麻雀为什么肚子饿呢?因为没有食物。小麻雀为什么没有食物?因为没有了农作物或者小虫子。为什么没有了农作物?因为种地的人少了。为什么种地的人少了?因为种地的人都到大城市里去了。为什么种地的人都进城去了?因为大城市到处都在搞扩张搞建设,有钱赚呗!为什么大城市有钱赚呢?因为大城市里到处强拆,把农田,林地都变成了可赚钱的高楼大厦了呗。为什么有了高楼大厦,小麻雀还没有地方住也没有钱赚更没有东西吃呢?因为小麻雀住惯了树林不会打工也吃不起高级酒家里的山珍海味吧。所以,小麻雀一看见白花花的中国东北大米,便饱餐而被撑死了。

  看起来,这像一则无聊透顶的笑话,似乎也不符合人类的思维逻辑,但这一推理却真实地再现小麻雀之所以走向死亡的血淋淋事实,把古中国“鸟为食亡”的这句经典谚语,变成了残酷的悲剧大戏,让人类有目共睹,也让人类不得不掩卷深思:小麻雀究竟为何饱餐而亡?难道真的如专家们所说的:是撑死的吗?有时,专家们的话未必可信,因为没有材料证明小麻雀是可以贪吃而达到饱死这种程度而还不知饱的笨鸟。

  要找寻出害死小麻雀的元凶,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局限在白花花的大米上,而应该把我们的思维触角延伸到小麻雀的生存环境中去。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向前发展,不要说小麻雀的生存自然环境遭到了破坏,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又何尝不是呢?工业废气、废料,生活的垃圾与困惑,肮脏的精神思想,工作的压力,都挤压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尤其是繁荣的经济背后,人们已经沦落为金钱的奴隶,亲情人情都被钱权所俘虏,人性在不断的堕落,整个社会似乎都在沉沦。这种生存环境使人们觉得活着很累,好像只有权钱才能让人的灵魂有所寄托,这种心态,活生生就是“鸟为食亡”的翻版。

  小麻雀用它们的死,演绎了“鸟为食亡”的悲剧,为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幸存的我们,难道也要用事实来演绎“人为财亡”的大戏吗?切莫让这一事实在人类的身上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