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王牌训练不分昼夜 黄海上空拉开阵势
资料图:济南军区机务人员对战机再次进行准备。
新华网济南10月9日电:秋天的黄海,海风徐徐。突然,两架战机挟风裹电直入海面,巨大轰鸣瞬时打破海上的宁静。
从海面到高空,两架战机时而拉开阵势,时而对头接火。
这是济空航空兵某团日常训练的一幕。
海空才是真正的战场
飞行二大队副大队长刘畅永远不能忘记第一次在海面飞行的情景,浪花仿佛在拍打着机翼,让在前舱的他心里有点发虚。
“海上飞行不同于陆地飞行。”用团长王东伟的话说,就像是站在高空的玻璃地板上,心里总是没着没落。
有难度更要多练。作为刚刚改装国产最新型三代战机没多久的航空兵团,他们在接到飞机的第一天起就把眼光锁定在海面上。昼间,夜间,对抗空战……只要条件允许,优先飞海上空域。
海边气候环境复杂多变。为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飞行员狠练复杂气象飞行,起飞条件越来越低,都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海鹞子”。
海天一色易产生错觉,可以通过苦练来解决。可高温高湿对发动机和航电系统的侵扰却没法避免,王东伟就亲身经历过。
一次夜航训练,王东伟在空域中做组合战术机动,这是运用于自由空战的一系列不规则的战术机动动作。这时,他突然闻到了一股胶皮烧焦的味道。
“肯定出问题了!”王东伟没等系统告警,马上收势返航。
顺利落地以后,王东伟才知道是空调系统出了问题,虽然是小故障但放在空中也是大事。像这种突发的小故障,基本上每个飞行员都经历过。“只要准备得扎实,正确处置不是什么难事儿。”作为团长,王东伟对他的团队很自信。
把战术变成算术
“30分23秒,你在干什么?”
“我在机动着,怎么,你发射了?”
“哎,你这个机动做得不够,想摆脱可没这么容易!”
在塔台的战术研究室,副团长马志军带着4个飞行员正在对刚刚结束的对抗架次进行初步评估。他们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用视频回放的方式分析空中的一招一式。这里没有级别资历,有的只是截获发射和机动摆脱。
“飞1个小时的自由空战,至少要用2个小时的时间来进行评估。”在一旁担任仲裁的副团长王新潮介绍。虽然团里已经配备了自动化的评估系统,但人工的评估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胜要知道强在哪儿,败要知道弱在何处。”飞行三大队大队长刘战勇说,“其实胜并不是个好事儿,连着赢几场,心里就有些虚。”
飞行员叶生霖是团里的一员悍将,每次打胜他都表现得很低调,反倒是偶尔一败让他很兴奋:“技术水平提升是要靠不断地超越自己。”
为了迎接空军一年一度的对抗空战考核,团里面专门成立了由空勤、机务、领航、电雷等部门组成的对抗分队,组织集中训练。
“我们是新改装部队,笨鸟必须先飞。”对抗分队队长马志军说。
每次飞行结束,分队成员都要评估讨论到深夜。从导弹发射的技巧到机动规避的时机,从进入攻击的速度角度到设备使用的动作时间,每个人都在一点一点地抠。大家都知道,胜利隐藏在这些不显眼的数字里面。
“自由空战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必须要精确地算,不仅要算自己,还要算对手。”王东伟说,要把战术变成算术,大量的数据积累才能磨炼出对空中态势敏锐的感知,算得准才能打得赢。
时刻警惕的目光
团里的飞行员流传着一句话,“休息日没有被排上班是一种耻辱。”因为大家都知道,往往在休息的时候情况会比较多,有机会赶上任务。
一个大年初一的凌晨,部队还没有起床。飞行员叶生霖听到战备铃响就从床上蹦了起来,套上飞行服就往外跑。上了飞机,他用比平常快许多的速度做完起飞前准备的数百个动作。在等待命令的时候,感觉到冷的他才发现忘穿毛衣了。那次巡航飞了2个多小时,他是在极度寒冷中完成的。
休息日塔台搞装修。电钻在二楼一响,值班的李福盛下意识地跳了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僚机飞行员程光已经一步跨到门口了。
“经常出现这种误会。”“警报”解除以后,李福盛说,“那种低沉的战备铃声已经连在神经上了。”
团里的飞行员经常会出现这种误会,有时在火车站,有时在学校,只要有铃声响起,心里都会紧张一下。甚至还有一个老飞行员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冲出教室,闹了个大笑话。
在这个团,很多飞行员的脖子上都贴着膏药。“空中格斗是飞行员对装备极限性能的理解与发挥,极限仰角、极限过载……”叶生霖说,8个多G的过载,有时头还没转过来,杆就压过去了,拉伤脖子是常有的事。
清晨,阳光逐渐驱散开海面上的薄雾,机场上熟悉的轰鸣声再次响起。首架滑过塔台的战鹰竖起了背脊上的减速板,那是出征的“鹞鹰”向团队在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