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春节民俗

01.02.2017  02:35

千百年来,春节已经形成了许多各具地域特色的民俗,但是有些民俗随着时代变迁在逐渐消失。今天(大年初四)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我们江西人记忆里的春节民俗。江西台记者龚小娟报道:
南昌人以前过年喜欢吃“糊羹”,“糊羹”是用7种带叶子的蔬菜做成,味道香甜,象征步步高,老人小孩吃了会身体健康,不过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做“糊羹”比较麻烦,南昌人已经不太做了,只有一些老巷子里,还有专门卖“糊羹”的。
以前我们江西人到亲戚家拜年,一般都要带上水果糕点烟酒,而主人呢要烧汤煮面,每人一碗,外加三个蛋,现在人胃口没有那么好,哪里吃得下三个蛋呀,也就慢慢的以其他零食取代了。
以前小的时候,年夜饭里的鱼是不能吃的,吃了要打屁股,而且要一直等到春节快过了,才能吃鱼,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任何时候都可以吃鱼了,天南海北的海鲜,洋货也多了去了。
在赣州,正月初二清晨,饭前先喝一碗汤,再吃早饭,这顿饭酒菜丰盛,为一岁牙祭的开始,俗称“起牙”,正月十六还要置办丰盛的酒菜吃一顿,作为岁末牙祭,俗称“园牙”,这“起牙”“园牙”的叫法,年轻人已经不太知道了。
在萍乡,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元宵节这一天,很多人会去别人家的菜园偷青菜,谓之“偷青”,故意让人咒骂,说是挨骂之后可免一年灾祸。不过现在元宵节的时候年轻人大多都出外了,很多习俗都淡了。
春节期间,除了上述活动,彭泽的“捧元宝”“抢花”,都昌的“拜大年”,湖口的“赶殇”,修水的“偷青”,宁都的“傩舞”等春节习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但也在逐渐成为我们记忆中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