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美:记者工商所遭欧打,不能只当热闹看

29.04.2015  12:00

  汉口市民杨先生购买二手车时发现遭遇欺诈,遂向楚天都市报投诉。昨日下午,本报记者陪同杨先生前往硚口宗关工商所反映情况时,竟遭该所聘用人员拳打脚踢。(人民网4月28日)

  在“反四风”的当下,一些窗口单位都逐步改变“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三难”陋习,面对群众说话细了一些、讲解更耐心了一些,让群众与干部之间的“鱼水情”更深厚了。然而,记者陪同消费者到工商所投诉,却遭到工商所所长呵斥,更被聘用人员殴打,实属空前绝后的“奇闻”。

  本应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工商部门工作人员,不仅对消费者投诉不理不睬,更对前去采访的记者拳脚相向,站在哪个角度来说,都是说不过去的。当然,工商所公职人员对记者殴打只是此暴力事件的一个情节,作为传播让老百姓茶余饭后有个谈资,自然也无不可。但作为整顿干部工作作风的典型案例,则不能止于“凑闹热”的笑谈,而更应该关注一下工商所工作人员为何能如此粗鲁暴躁、究竟与二手车商又有何不可告人的秘密?

  据记者报道,一个是工商所的所长,一个是工商所的工作人员,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个是粗言秽语的侮辱,一个甚至拳脚相向,大打出手。在反“四风”、整顿干部作风的当下,其为何能嚣张至此?其中原因,既可以警示其他党员干部,也能揭示特定领域那些不为人知的权钱交易。

  试想,二手车行虚假宣传,记者带着消费者前来采访。一般情况下,工商所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实在不了解情况的也不过被扣上“监管不力”的帽子。只要事后能“诸葛亮”,帮消费者追回该享受的权利,这“监管不力”的帽子实质上也无关痛痒。那么,为何如此“不值一提”的采访,工商所所长以及工作人员能如此反应?甚至充当其“打手”呢?这难免让人不猜想工商所与二手车商之间有那些见不得光的“权钱交易”!

  除此之外,这次是车行,下次指不定就是关系群众安全的民生商品,因为监管不透明,直接影响的就是普通民众的利益,甚至人身安全,这些都尤其值得关注。工商所若进行着“权钱交易”,与类似二手车行一样的商家“蛇鼠一窝”,坑的最终还是老百姓。为此,工商局以及纪委必须将调查工商所党风廉政问题作为此次事件的“蝴蝶效应”,将重点放在这上面,坚决遏制一切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工商所虽然只是基层站所,但其成立有特殊的意义,工商所的所有工作人员不应该忘记肩上承担的重任以及使命,更不要提为了“”充当不良商人的“保护伞”。此事件传播对提高发现干部作风问题能力具有深刻意义,但上级部门不能对此事件只当“热闹”看,对该调查的要调查清楚,该惩处的决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