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涂黄村的故事:公道化解矛盾

15.03.2015  19:44

  今天的“记者走基层”请听江西台记者彭金明、史筱娅采写的报道:《涂黄村的故事(下篇)——公道化解矛盾》。

  (现场打牌声压混)

  在南昌市青山湖区祥和花园,几位大妈大婶正在小区内悠闲地打牌。这个拥有八栋高层住宅,550多户居民的现代化小区,如果不是涂黄村村民自报家门,一点儿也看不出这个高层电梯小区是他们村的拆迁安置房。村民们被安置到这里,不仅从平房搬进高层住宅,有的村民甚至分到了几套房,一位姓梁的女村民对此很满意:

  (录音)现在房子还给我们了,自己有的住,别的房子也可以出租,多余的可以租给别人,这个钱就活一点。

  其实,村民们在2011年以前还在抱怨上访。因为老房子拆了,新房子迟迟建不起来,分不下去。问题就出在当时的村级班子软弱无力,私心太重,没有为百姓着想。为此,上级组织选派了已经退居二线的原镇人大主席熊军到村里任村支部书记,力排万难,解决村民的多年之忧。新班子以公心换回了失去的民心。记者在采访中没能见到这位村里人常念叨的老书记,他带出了新人后,在今年换届中把责任交到了年轻人身上。

  新任村支书和村主任都是上届的村委班子成员,如何做好一名村官?经历过涂黄村由乱到治的变化,他们有切身感受。其中一条就是要办事公道,真正为村民着想,让大家共享发展的成果。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在去年实施的旧城改造中,村里对有条件搬迁的先实行货币补偿,给不方便行走的老弱妇孺建安置房,把大家安定下来。涂黄村村委会主任汤娟:

  (录音)跟他们建老年过渡房,花了上百万,年纪大了在外面也租不到房子,考虑到这个问题,比如生小孩,乡下不可以到别人家做月子,出再多钱别人也不会租给你,考虑到这些我们就先投资。

  过去村里的项目工程都被村干部包揽了,工程款全进了私人腰包,干群间矛盾重重。现在村里财务公开了,村干部不能与民争利,村里赚的所有钱都要公平公开地分给村民。记者采访时,涂黄村正在把一笔200万的工程款平均分发到全村1260位村民手中。代表村民领钱的村第五小组组长涂国水:

  (录音)我这边是136个人,20多万。到这里领钱,发给我组里的村民。以前都是别人做,被人家垄断了,现在整个村民都有。

  记者看到在民强路以南、青山湖大道以东有一块61亩的地,目前已经拆得差不多了,村支书黄翔说,这块地准备引进商业进驻,同时配套安置房:

  (录音)我们正在跟沃尔玛大型购物商场洽谈,来了以后我们老百姓的就业问题也可以解决很多,像超市出来后,我们厂房收入肯定会更高。1000多万的收入,我才100多号老百姓,你看每个人多少钱,把福利待遇增加一点也没问题。

  从过去拆迁的只拆不建,到现在家家户户搬进电梯房,从过去村干部包揽工程,到如今每位村民都能分享。涂黄村的村民在从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换中,村级组织的公平公道起到了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关键作用。村支书黄翔:

  (录音)其实老百姓也不图谁多拿,但是一定要涂个平。我们村干部要做到什么职责呢?就是要分苹果,帮人家分平,怎么分好。如果在分苹果中你自己塞一些到自己口袋里,这就是违规。说白了我们制度就是游戏规则,不遵守这个规则人家就不信任你。

  记者手记:农村治理的好坏,村级组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涂黄村由乱到治的现实,是我省加强农村基层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城中村,涂黄村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更加集中。选好一个班子,建全一套制度,把权力关进笼子,真正让村民参与到村级事务中去,并分享村级经济发展的成果,农村稳定的基础就会打牢,农村发展的活力就会释放。村官虽小,责任不小,只有把更多有公心,有能力的党员干部充实到村级班子中,实现全省农村同步奔小康就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