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跑两会:安 心

08.03.2016  10:54

  江西日报特派记者 宋 茜

  “来北京之前,我一直在想,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国家将为老百姓带来怎样的政策红利?聆听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的忧虑打消了。政府越重视民生,群众的后顾之忧就会越少,生活才会越安心。”3月6日,在江西代表团小组会议上,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杨慧芝的发言,引人深思。

  的确,无忧才能安心。翻阅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要求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把每一笔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还是强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做到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无论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安排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还是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沉甸甸的民意,贯穿政府工作报告始终。

  社会保障多一分,群众的后顾之忧就会少一分,这一多一少之间就化作了一份心安、一份人民之福。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到高铁里程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从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到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一份内容详细、“工期”具体的“施工图”。而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各级政府把使命扛在肩上。政府工作报告铿锵有力地提出,“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置不干事”。可以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绘就了未来一年的蓝图,也给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具体任务,是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指南”。上下同欲者胜,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就一定能把民意分量变为现实。

  两会中的北京生机勃勃,连片高楼在初春的阳光下散发出灿烂的光彩,安静而有序。只有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百姓的生活才会如此祥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