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日记]除夕夜的肿瘤科

25.02.2015  14:02

2月18日 星期三 阴

除夕夜,肿瘤科值班的医护人员。

  虽然是合家欢聚的除夕夜,然而对于全年无休、24小时不打烊的人民医院来说,仍是一副忙碌景象。急诊科依旧灯火通明,挂点滴的病患坐满了整个大厅,由于座位不够,很多病人只能举着输液瓶走来走去。已经上了十几个小时班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刚刚坐下来吃晚饭。桌子上大家用医院食堂餐券买来的饮料和零食以及电视里正在播放的春晚,是医院里难得的一抹“年味”。

  与忙碌的急诊科相比,住院部15楼的肿瘤科则“冷清”许多。“今晚是除夕,中国人都讲究团圆,所以只要能走,病情稍微好一点的病人都跟主任医生申请回家过年了,明天早上再由家属送过来。平时30多名患者,今晚只有四名留在医院。”肿瘤科值班医生肖池金告诉我,剩下的四名患者,有的已经病入膏肓,有的刚刚做完手术,还在恢复期,实在没办法才留了下来。

  “每当看到病人求生的眼神,我都想不通自己当初为什么选这个专业。”肖池金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如果说,妇产科是充满希望的生命起点,那肿瘤科则是很多绝症患者的最后一程。虽然是让人谈之色变的肿瘤科,然而这里却布置得不失温馨。在护士站的工作台上,养了一盆生机勃勃的水仙,“看着植物有生气,病人也高兴点。”值班护士宋东娇说。

  在护士站的护士信息栏上写着“一级护理:17床、26床, 16床注射烃考酮”等信息。“一级护理是每小时一次。”宋东娇说,眼看到了8点,我戴上口罩跟着她去巡房。

  由于大多数病人回家团圆,病房里显得冷冷清清,有的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看春晚,有的因长期受到病痛折磨,早已没有看春晚的心情。“两个小时换一次,总夹一个手,久了会不舒服。我12点再过来量血压。”宋东娇向26床的病人家属交代。由于处于肝癌晚期,26床病人黄疸严重,脸色蜡黄,人也十分消瘦。他手上夹着一个测血氧的“夹子”,连着心电监护器,上面显示他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不看看春晚吗……”在和病人拉家常时,宋东娇已经填好了26床病人的分级护理巡视卡,走向另一个病房……

  “今天病人不多,多的时候一个晚上有20多个病人需要一级护理。一个护士值晚班,要换药、量血压、吸痰、翻身,常常忙得团团转。肿瘤科很多病人已是病人膏肓,只能做对症处理。特别是刚刚做完化疗的病人,要特别注意观察。其实在肿瘤科,病人家属尤其辛苦,所以除了病人外,我们要多鼓励家属,希望多少能减轻点家属的心理负担。”肖池金说。

  巡房之后,肿瘤科又是一片寂静。我走到旁边的值班室,从15楼的窗外俯瞰,大半个新余尽收眼底。窗外右面的龙潭洲,河对岸的暨阳、湿地公园、体育馆,处处一片烟花璀璨、爆竹轰鸣的热闹景象,而安静的肿瘤科只听见护士站电脑主机运行时“嗡嗡”的声音。看到窗外的热闹景象,我不禁想起举家欢庆、合家团圆的场景。这些除夕夜仍坚守岗位的一线医护人员,他们心上会不会也有一道家愁划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