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莲花县早期革命烈士贺昌炽

30.10.2015  18:40

  李谷成贺振国

  1989年1月16日,原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了一项法令,一批当时在苏联献身革命,却被诬为“进行间谍活动”而被错误处决的中国革命者,终于重见天日。那时候在苏联神秘失踪的我党早期马列主义者、萍乡市莲花县人氏贺昌炽烈士的家属,收到了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委托苏联外交部转来的一批信件,说明贺昌炽已经平反,并随信寄来贺昌炽牺牲的情况和他本人的照片、证件等。

  半个世纪以来贺昌炽冤沉海底,直到此时他的革命事迹才得到确认。1990年,贺昌炽被平反昭雪。

  贺昌炽,1903年生于莲花县琴亭镇,青年时期在吉安第七师范求学时即加入了党组织。1925年暑期回乡,邀集同志在县城附近院下村开办英文补习班。以补习英文之名,进行革命活动。师范毕业后,贺昌炽考入武昌大学。1926年北伐军攻克莲花前夕,受组织派遣,回乡与七师同学朱绳武在坊楼新城小学创立莲花第一个党的小组,开展工农运动。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贺昌炽逃离莲花到武汉,后到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在华北白区做地下工作,任北满省委宣传部长兼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长。“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哈市。贺昌炽冒着生命危险,在日本统治区潜入工厂、学校、宣传抗日运动,组织游行示威,罢市罢课斗争,与杨靖宇、赵尚志等著名抗日英雄成立反帝大同盟组织,壮大抗日力量。

  一次,贺昌炽被日本军警抓住,关进临时监狱。他发现守门的中国人良知未泯,便用民族大义说服他打开牢门,越狱逃走。之后继续组织力量进行焚烧日军火仓库,烧毁日军用列车的活动。有一次,贺昌炽携妻子两人怀抱炸药越过敌军封锁线,在哈尔滨上号城高子火车站100米远处埋设雷管炸药,虽因雷管失效,此行未获成功。但让日军胆战心惊,草木皆兵。此后,贺氏夫妇潜赴上海。

  在上海,遇神州国光社总编辑胡秋原先生,才找到了组织,分配在上海的中央军委军事部门工作,负责各地的秘密联系。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由上海迁中央苏区,随即在上海成立临时中央局作为党中央的派出机关。贺昌炽调临时中央局负责中央保卫部的军事情报,打入敌军内部进行策反等工作。1933年3月廖承志在上海被捕,上级党组织指定贺昌炽与宋庆龄联系。当时蒋介石在宋宅周围布置了大批特务,监视严密,联系十分困难。贺昌炽不顾个人安危,千方百计通过电话告知了宋庆龄女士,终使廖承志得以出狱。

  1933年冬,在苏联学习的蒋经国登报反蒋,他有一封信,通过共产国际的关系,夹在点心夹层中寄回上海,欲劝其母毛氏去香港转赴苏联。奉党组织指示,此信由贺昌炽转交。他通过各种关系,突破特务监视,交给了上海的宋庆龄,最后终于转到毛氏本人手中。

  1934年贺昌炽一度调天津华北局工作,但接着回到上海。1935年3月上海又一次成立临时中央局。机关秘密住址改在贺昌炽家中(上海英租界小沙渡里弄四号二楼),日常工作由刘仲华、贺昌炽、浦化人3人领导。在“三人团”的分工中,贺昌炽领导白区中央局、军委、武装自卫党组织,负责恢复组织部,与领导满州、河北等地的中央驻北方代表取得联系。6月初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来到了上海,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三人团”领导地位和分工,决定贺昌炽负责领导组织联络委员会的工作,包括军事、秘书、交通3个部分。通过贺昌炽等的努力,上海临时中央局很快恢复了与苏区和白区的联系,使被敌人破坏的组织重新得到中央的指示。并向河北,陕甘省委输送电台和武器,给红25军送去电报密码。

  1935年8月,上海临时中央局接到王明、康生从莫斯科发来的指示,宣布撤销。在敌人的大围捕中,贺昌炽脱险来到了莫斯科,由于与康生等人观点不一致,被诬陷有“叛变”行为,被软禁在莫斯科工人出版社工作。其时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王明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国内形势》的报告,大肆宣扬错误路线,避而不谈遵义会议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伟大影响。贺昌炽当时刚从中国来苏,他以大无畏的精神挺身而出,在会上发言,用事实揭穿他们的谎言。

  1936年贺昌炽在工人出版社任《救国时报》编辑;1938年春,正值苏联肃反扩大化发展到顶峰。2月8日夜晚,苏联内务部人民委员会两名审查人员突然来到贺昌炽的住处,将贺昌炽及同室两位同志逮捕。1938年9月10日,苏联内务部人民委员会即以所谓“进行间谍活动”的罪名,将贺昌炽执行枪决。 贺昌炽为党战斗了一生,虽客死异乡,但英名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