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上癌症恶魔来袭 仁晓英:难舍三尺讲台(图)

20.09.2014  12:31

8月23日,已知道复查结果的仁晓英默默走进空荡荡的教室,开学迎接新生的愿望变得遥不可及,但她重返课堂的心没有死。孟祝斌 摄

仁晓英每次吃到最后一口饭时,张少霜都会端起碗,协助她将碗底的饭菜吃净。孟祝斌 摄

烈日下,仁晓英为张少霜抹去脸上的汗珠。今年暑假他们回到老家,回归“务农”的生活。孟祝斌 摄

7月8日,从县民政局办理婚姻登记回来后,仁晓英和张少霜穿上苗族盛装,为这个纪念日增添喜庆的氛围。孟祝斌 摄

6月17日,仁晓英在教室里与学生们做互动游戏。术后重返课堂后,仁晓英用自己的坚毅与乐观感染着大家。孟祝斌 摄

孩子们特别喜欢和这位大姐姐聊天,也许他们出身相同,心灵相通。孟祝斌 摄

新学期开学前夕,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中心学校教师仁晓英,到云南省肿瘤医院进行术后定期体检,结果显示癌细胞有向肺部转移的迹象,需要继续治疗。此时,仁晓英非常难过,不仅是由于自己的病情不稳定,更是因为开学迎接新生的愿望破灭了。在医生的建议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9月2日,仁晓英到上海进行治疗。

仁晓英今年25岁,是个小巧玲珑的苗族姑娘,老家在云南楚雄禄丰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去年9月,她从玉溪师范学院毕业后获得乌龙镇中心学校教师任职资格,成为一名“特岗教师”。

自从走上三尺讲台,仁晓英就立志要把知识奉献给这些山里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都跟我一样生活在大山深处,希望他们学到知识走出大山。”仁晓英动情地说。

然而,就在仁晓英站上讲台两个月后,癌症恶魔向她袭来。经过检查,她患上恶性上皮样肉瘤,右手上不断长出肿瘤,需要截肢手术。2013年11月,仁晓英永远失去了右手和右下臂。

术后,她有个强烈的愿望:要重返课堂。出院后,仁晓英没有回到老家调养,而是回到了乌龙镇中心学校。“我觉得我的家就在学校。我想学生,也想这里的同事。”仁晓英道出她的想法。在仁晓英住院治病期间,乌龙镇中心学校通过募捐等形式为她提供了部分资金。校长叮嘱仁晓英:“身体不好就不要去上课,安心休养,学校师生是你的后盾。”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张金萍每天都会给她挤好牙膏,倒好漱口水。穿衣服、系鞋带等日常生活琐事则由同事们帮助。仁晓英说:“毕竟自己今后要独臂生活,不能老是依靠别人。”通过反复练习,能够初步自理生活了,仁晓英心中“重返课堂”的念头又在萌生。她开始锻炼用左手写字、写教案。完成一份教案,她花了2周的时间。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