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讷河监狱在押犯人微信诈骗事件舆情分析

03.02.2015  14:43

1月20日,有媒体报道称,黑龙江省讷河监狱发生一起在押犯人利用微信诈骗的案件,至少有3名女性受害,其中一名受害者被骗数额高达8万元。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舆论对监狱治理强烈关注。

1月21日,黑龙江省司法厅和省监狱管理局组成了联合调查组进驻讷河监狱,调查组表示将进一步核实情况、查清事实,对涉案民警和责任人依法依纪、从快从速、严肃查处。

1月22日,黑龙江省监狱管理局就讷河监狱服刑人员王东涉嫌敲诈勒索案情况进行公布:服刑人员王东以合伙做生意为由,骗取2人钱财共计11万多元。讷河监狱于2014年12月对涉案民警和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了撤职、降职、免职、调离工作岗位等处分。

1月27日,黑龙江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研究决定:给予讷河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老莱农场董事长高庆祥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撤销其老莱农场董事长职务处分;给予讷河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杨福志党内严重警告,免去党委副书记、政委职务处分;共给予14人处分。

1月27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指导督办,齐齐哈尔市检察机关以涉嫌玩忽职守罪对讷河监狱五监区一分监区监区长王猛、副监区长朱登涛立案侦查,以涉嫌滥用职权罪对看守大队巡逻队看守员李海军立案侦查,并对3人采取强制措施。

媒体关注度分析

黑龙江讷河监狱在押犯人微信诈骗事件媒体关注度(单位:篇)

1月20日,澎湃新闻刊登文章《服刑犯玩微信骗钱骗色 胁迫警察妻子入狱发生关系》,在押犯、微信骗色、警察妻子等关键词让事件具备了成为舆情热点的潜质,澎湃新闻的这则报道当天被中国青年网等少数几家网络媒体转发。

1月21日,一篇标题为《犯人监狱内与警察妻子裸聊 胁迫其入狱发生性关系》的报道在网上流传开来,文章署名来源为东方网。从事件的传播路径来看,东方网成为事件传播的一个重要节点,东方网的这则报道被国内众多网络媒体,如新华网、光明网等转发,事件在21日的舆情热度快速攀升,相关的新闻报道量超过600篇。从媒体传播内容来看,“发生性关系”成为媒体报道重点,网络媒体报道中与之相关的新闻近500篇,显然这成为媒体报道的发力点,不少网友以一种略带调侃的语气讲道,“穿过大半个监狱去睡你”。

1月22日,媒体关注度继续上升,在官方未对事件公布相应的调查结果之时,大量评论文章涌现,《手机引发的监狱桃色风云》《监狱咋成涉腐地带》《监狱奇闻不应止于八卦》《事发监狱上下都应问责》等文章开始影响着网上舆论走势。

1月23日,黑龙江官方借助东北网公布案情,对在押犯人王东的敲诈行为进行较为翔实地介绍,官方发布的新闻通稿标题为《黑龙江官方公布在押犯逼警妻入狱“献身”案案情》,被网络媒体转发600余次。同时,细心的媒体对官方公布进行要点选取,把标题改为《黑龙江囚犯诈骗女性案细节:事发大厅有监听监视》,能否公开“监听监视”资料成为媒体和网民继续关注的焦点。

1月24日,媒体针对“监狱监控”再次发力报道,讷河监狱称“时间长监控丢了”引发舆论关注,部分网络媒体使用标题《黑龙江狱方拒提供在押犯猎艳监控:丢了》,网易转发后引发6万多网友参与讨论,相关跟帖数量近4000条。

1月25日,澎湃新闻再次刊登新闻《讷河监狱乱象史:犯人喝酒赌博自杀,狱警打猎杀人挟持人质》,同时,凤凰网也发布新闻《起底囚犯猎艳监狱:狱警“集体嫖娼” 犯人打游戏创收》,2篇新闻同时发力,让讷河监狱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媒体评论摘要

其实,早在2014年11月,当地检察机关就对此案进行过调查并出具处理意见,但那只是相当于一个内部处理,对于很多问题的处置还较为暧昧。如果不是媒体再一次关注,监狱部门也许根本就不会进一步调查。保障司法之剑锋利无比、寒光四射,唯有主动把“刀把子”交到党和人民手中,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才能确保“刀把子”不松动、不生锈,才能挥舞自如,更好地维护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维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据《人民日报》,作者:张洋)

监狱本该是对罪犯进行惩罚、改造和教育的地方,但王东在监狱中却能通过手机进行威胁诈骗,过得潇洒快活,这其中就是有一条贿赂腐败的利益链在作祟。监狱民警不仅没有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反而无视法纪,为罪犯提供便利,这样的监狱管理与民警职业操守如何能让百姓信服?对这种民警与罪犯相勾结的行为,相关部门必须严厉打击,予以严惩,加强监管力度,这样才能使法制在阳光下运行。(据人民网,作者:吕乔)

舆情点评

在押犯人、微信诈骗、犯人与警察妻子发生性关系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讷河监狱在事件曝光后迅速成为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该事整体处置过程不尽如人意,给相关部门带来警示。

完善舆情传播风险评估体系 高风险舆情事件应主动发布信息

1月20日,澎湃新闻首次刊发讷河监狱在押犯人诈骗事件,标题为《服刑犯玩微信骗钱骗色 胁迫警察妻子入狱发生关系》,凸显了在押犯人的行为。从这则新闻中可以看到,在爆料在押犯人王东诈骗行为的同时,还包含了讷河监狱对事件的处置。“监狱的民警参与其中,为王东提供便利。讷河监狱的内部文件显示,事后有4位监狱领导及2名民警受到处分”。由此可以看出,澎湃新闻报道的并非“新闻”而是“旧闻”,发生在2014年的事情在2015年年初获得爆炸性传播,这从另一方面给各级政府提了醒,纵然是内部已经“妥善”处理完的事情仍有可能在媒体介入报道后引发大的舆情。

鉴于此,不妨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完善舆情传播风险评估体系,对已经发生并处置完的事件进行舆情传播的风险评估,如事件属于高危传播类型,这时候官方应该采取主动发布新闻的形式,勇于自我揭露短处,在揭短的同时开展深层次自查。此外,官方通过这种主动发布,其实可以实现舆论减压,纵然日后有媒体对相关事件“再度炒作”,此时民众的敏感度已经降低,官方的压力会明显减少。

掌握灵活的信息发布技巧 多次发布明确焦点

1月27日,黑龙江省监狱管理局对媒体关注、网友热议的几个话题进行答复,包含受害女性丈夫是否是警察,受害女性是否与在押犯人发生性关系,服刑人员的手机来源问题等。黑龙江官方能直面媒体和网民关注点,进行有效答复,确实是官方信息公布、危机处置的一大进步,值得肯定,而且官方的答复有理有据,比较令人信服。但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官方所做答复的传播面却相当有限,媒体关注点仅仅放在官方最后的处置结果——14人被处分、3人被立案,官方这种能真正为官方应对加分的举措却没有被网民所知晓,确实有些可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方没有掌握灵活的信息发布技巧,使得有效信息不能及时到达受众。

在此事件中,官方可以使用多方发布的方式,对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热点一一作出回应,也可以采用新闻发布会的方式作出统一回应,继而借助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分析分拆,让每一次官方的回应都能得到媒体关注,从而实现传播的最大化,有效地为官方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