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论坛】“悠、秀、绝” 的深刻内涵、文化渊源与思考建议

19.07.2016  18:43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西时重要讲话中指出,“江西是个好地方,生态秀美,名胜甚多,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闻名天下,人称‘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当前,国内外对江西的关注度不断上升,绿色生态的美誉度越来越好。我们要抓住机遇,借势而上,以“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为引领,统筹做好“悠、秀、绝”的大文章,进一步提炼江西风景的特点,丰富“江西风景独好”的内涵,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出新的努力。


  一、“悠、秀、绝”的深刻内涵


  江西要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悠、秀、绝”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渊源。


  (一)庐山天下悠


  庐山,又称匡庐,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自古便有“名山惟匡庐最著”的称号,更是享誉世界的“人文圣山”。


  1.雄奇静雅之悠


  庐山是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经过亿万年的造山运动和冰川雕琢,造就了奇峰耸立、陡壁深壑的独特地貌。“一山飞峙大江边”,庐山雄踞在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兼具山水、峻秀之美,襟江带湖的青峰秀峦,冰川遗迹的地貌奇观,喷雪奔雷的银泉飞瀑,扑朔迷离的云海奇雾,万紫千红的花径幽谷,把非凡的壮阔美、险峻美、幽柔美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悠远宁静的天然山水画卷。古往今来,无数游人从繁华喧闹的都市来到山环水合、幽静清雅的庐山,人们自然而然升起远离尘世、悠然脱俗之感。庐山因悠然坦荡、容纳万世、汇聚百川,成为人们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的天下名山。


  2.闲适恬淡之悠


  在中国诸多的名山大岳中,庐山的隐士文化尤为发达,历代隐士数量高居海内名山之首。魏晋以来,士大夫们的思想由经世致用转为逍遥自在,在自然山水中寻找心灵寄托,出尘脱俗的山林隐逸生活逐步盛行。而庐山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士子在此流连驻足、隐遁息心、纵情山水、感悟人生。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情怀成为了历代中国文人的精神归宿,其返璞归真的人格魅力和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对后世整个中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深远影响。从古代隐士们结庐隐居到近代中外名人大修别墅,从民国时期的“夏都”到中央领导人到此开“神仙会”,庐山已成为人们寄情山水、避暑休闲、商讨国是、参禅悟道的胜地。


  3.多元和谐之悠


  因地处南北交通要冲、风景优美,历代诗人、学者、思想家、政治家乃至科学家都曾登临庐山,很多影响了中国文化史的事件起步于此。中国化佛教思想开创者慧远,中教第一部大型典籍创始人陆修静,中国山水诗开创者谢灵运,中国第一个山水画家顾恺之,“书圣”王羲之,理学宗师朱熹,都在庐山进行了学术研究或艺术创作。更加令人称奇的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世界五大宗教庐山竞相发展、和谐相处,逐渐走上了良性互动、多元互补的发展之路,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独特魅力。历经千百年的沉积,庐山文化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又有着普遍价值的体系,为中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二)三清天下秀


  三清山秀出东南,为道教名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1.灵动变幻之秀


  三清山空濛的云雾飘飘渺渺、隐隐约约,将山峰笼罩,犹如人间仙境。“松筠不锁神仙境,携得烟霞满袖还”,三清山美景变化多端,人们行走在山间,多姿多彩的云雾、峰林和松涛产生千变万化的奇妙组合,带来移步换景的美学效果,往往令人陶醉其间。弥漫的云雾千姿百态,它生生不息的生机与活力向世人演示了自然的无穷魅力,为世人提供了感悟大自然的绝佳场所。人们可以体验到远离尘世喧嚣的静谧,享受神奇大自然带来的超尘脱俗,感受到三清山生机勃勃的自然力量。三清山以其仙境般的神奇自然景观转变成为沟通天人的特殊空间,成为人与神仙境界之间的通道,也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世上无双福地”。


  2.深幽妙曼之秀


  三清山沟壑纵横,山高林密,秀中藏幽,幽中藏秀,在10亿年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垂向断层发育优良,在地壳抬升和风化剥蚀、构造切割后造就了峰插云天、谷陷深渊的峰林地貌,被誉为“西太平洋最美的花岗岩”。三清山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演化,鬼斧神工般雕刻出一件件惊世骇俗的自然作品。“峰尖森耸削芙蓉”、“飞崖断壁费神工”,形态各异,特征典型的峰林集群分布在这块方圆七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错落有致,拥有绝佳的自然景观美学效果,如司春女神之俊俏,巨蟒出山之奇伟,观音听琵琶之传神,玉京峰之挺拔,举世罕见,苏东坡曾赞叹:“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三清山也因兼具“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陡峭,衡山之烟云,匡庐之飞瀑”而名扬天下。


  3.苍劲坚韧之秀


  大自然的冲突之美在三清山展示无遗。三清山以山石峰林为骨,以杜鹃松涛为肉,随着云雾的流动和季节的变换,演绎出一幅动态的水墨长卷、自然的松石画廊。三清山的奇峰异石因花岗岩的剥蚀形成,呈现出自然沧桑感,因土壤稀薄,并不利于植物生长。然而苍松老树倔强地扎根于花岗岩的峰林沟壑间,造型特异,有大鹏展翅,有凤凰双飞,有姐妹争秀,有母女相依等等,古松与花岗岩的结合,显得苍翠而又遒劲,正所谓“怪石虬松忘色相,晴峰雨嶂变沧桑”。而人文景观表现出苍劲之美,与山水灵秀相得益彰。三清宫主殿、天门、风雷塔、龙虎殿、演教殿等历史遗迹,依形造势,古朴精致,石雕线条粗放,雕法粗狂有力,展现出了奇特的苍劲坚韧之秀。


  (三)龙虎山天下绝


  龙虎山以山水共体的绝美风景、山间崖墓的古越遗珍、誉满全球的道教祖庭而冠绝中华,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1.天人合一之绝


  古代仙同“”,即人们认为山岳是神仙居所,能孕育生命,化生万物。龙虎山拥有超乎寻常的自然禀赋,山水一体的造化为“天人合一”思想的培育提供了绝佳的载体。龙虎山有99座丹霞山峰,24墩石岩,从上空鸟瞰,错落有致、惟妙惟肖的峰岩与清澈碧透,风光旖旎的泸溪河宛如人间仙境,尤其是“仙女岩”与“金枪峰”遥相呼应,暗合天地交合,万物生生不息之意。山在水中,水绕山转,山水相融,阴阳和合,龙虎山犹如天然盆景般将山水、田园、宫观、民居融为一体,泛舟其中,使人更能体会到刚柔相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意。尤其是河水绕悬崖呈阴阳五行布局,龙虎山的绝妙山水与道教天人合一、效法自然、敬重生命的教义相合,成为“碧水丹霞踞虎龙,洞天福地隐仙庭”的绝佳之地。


  2.文化根脉之绝


  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保护工作指出:“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流痕,留得住文化根脉”。鲁迅曾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龙虎山岩崖洞穴中悬棺遍布,古越遗珍散落其中。古越族出自夏禹,是中华民族祖先来源之一,其文化遗存分布广泛。但龙虎山崖墓是我国历史最久远、墓葬数量最多、出土文物最珍贵、安置位置最险要的崖墓群,是中华古越文化不可替代的象征与见证。崖墓是百越族祖先、神灵崇拜文化形态的产物,也是道教信仰的源头之一。这些文物遗迹既体现了龙虎山古越文化和道教文化的根脉,又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承载着中华文明浑厚的历史积淀和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


  3.弘道守真之绝


  龙虎山是道教开创和复兴的圣地。纵览历史,龙虎山道教祖庭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遇到了种种危机和困难。从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和佛教传入的双重危机,到宋元之际佛道大辩论后道经被焚、宫观被毁的惨状,张天师家族收拾祖先灶坛、传箓授徒、钻研经典、创新教义,在龙虎山传承63代,1800多年,表现出愈挫愈勇的顽强和坚守。今天我们看到龙虎山“留侯家庙”、“嗣汉天师府”、“上清宫”的重要性与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等量齐观,具有重要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张天师家族坚守道统、兼收并蓄、开拓创新、弘扬道法,使龙虎山逐渐凌驾于其他各大道教名山之上,是唯一被官方认可的全国道教中心。宋朝“提举三山符箓”,元朝“掌江南道教事”,明朝“永掌天下道教事”,成为世所公认的华夏道都。


  二、唱响品牌、打造样板的思考与建议


  “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山水风景的精要概况,对传统厚重赣鄱文化的准确提炼,对“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形象的深入拓展,更是对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要求,赋予了我们更大的责任、更高的期许。我们要深刻把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乐山爱水


  弘扬“悠、秀、绝”文化精神


  江西文风鼎盛,呈现出人文厚植的特质。东汉以来,历代先贤在江西的名山大川留下的锦绣诗文、政事术业,在典籍中均班班可考,不胜枚举。“物相杂故曰文”, 正是各种文化、信仰在江西的名山中交流借鉴、和谐共处,使得江西文化具有源源不绝的创新动力。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今天,我们一方面应当以“追比圣贤”的态度继承与发扬历经千载积累起来的赣鄱文化,另一方面,应当继承江西山水文化所富有的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精神。


  一是兼收并蓄,发挥江西历史悠久、生态优良、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大型研讨会、高层论坛等形式进一步宣传研究提炼“悠、秀、绝”精神文化内涵;加快推进赣鄱文化大型系列丛书编撰,构建以山水文化、稻作文化、陶瓷文化、青铜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宗教文化、候鸟文化、书院文化、名人文化为主导的赣鄱文化体系。二是开拓创新,创作一批以“寻梦龙虎山”、“大美三清山”为代表的歌舞、戏剧、文学、影视、文学、动漫等文化作品;依托三清山国际旅游文化月、江西山水文化艺术节、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等地域文化活动,将“悠、秀、绝”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文化品牌。三是自觉引领,总结、挖掘、提炼庐山、三清山、龙虎山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智慧与理念,发扬禁渔封山的传统民俗文化,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发体现江西自然山水、生态资源特色和倡导生态文明、普及生态知识的文化产品,让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赣鄱大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治山理水


  提升“悠、秀、绝”生态优势


  江西生态良好,体现出生态自觉的精神。从古代“护生”、“贵生”的宗教文化,到“封山节渔”、“禁砍向山风水林”的乡规民约,都深刻反映了江西人民的生态自觉,也融入了江西经济发展的“血液”。从“山江湖工程”,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再到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这一系列先行实践体现了江西人民对生态的尊重与珍惜。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需要我们厚植生态优势,不断开拓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


  一是增进生态自觉。参照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的建设模式,加快建立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等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向国内外展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二是加强保护治理。依托庐山、三清山、龙虎山及其周边山地和水系湿地,构建“一湖五河三屏”的生态安全格局,争取有条件的地区纳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强鄱阳湖及其湿地保护,重点保护湖泊面积和水质、水生生物、湿地、候鸟、植被及生物多样性。创造性地实施好具有江西特色的“河长制”,加强东江及“五河”源头水土保持、生态堤防建设、污染治理,保护江河湖泊,保护水生态。三是构建制度保障。借鉴庐山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在省内各大名山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工农业生产、旅游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切实解决各大名山管理滞后、开发过度等问题。


  (三)依山傍水


  打造“悠、秀、绝”旅游品牌


  江西山川秀美,呈现出山水一体的特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正是由于陶醉在山水之中,历代文人常对江西水光山色常有精彩的描摹。特别以陶渊明、谢灵运开创的山水田园诗,或宏观或微观,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江西山光水色的自然美与丰厚的文化底蕴,其名声与才华提升了江西山水的知名度,使名山胜水与名人名作相得益彰,辉映成趣。今天我们打造“悠、秀、绝”旅游品牌,也需要反复宣传和不断推广,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业态。


  一是打响旅游品牌。要将“悠、秀、绝”与传统社会山水相依、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记忆信息相统一,唱响“江西风景独好”整体品牌,做到山脉、水脉、人脉、文脉融为一体,整体开发推广,制作形象宣传片,征集旅游新口号,创立新的品牌形象。联合庐山、三清山、龙虎山开展整体宣传营销,多形式、多渠道、多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微信、微博等,做到线上线下同步启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同时发力。二是挖掘景区资源。围绕旅游供给侧改革,在庐山、三清山、龙虎山实施景观和配套系统进行品质提升工程,深入挖掘特色,打造能表现出“悠、秀、绝”特色的观景平台,丰富传统景点内涵。挖掘鄱阳湖沿岸、武夷山脉、罗霄山脉及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等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结合城市发展格局,打造休闲旅游、观光度假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带。挖掘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资源,将名山名水名镇名楼紧密结合,将自然美景与赣鄱文化融于一体,把环境教育和自然、人文知识普及作为旅游的重要内容。三是创新旅游业态。既突出“悠、秀、绝”主题性,又强调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自驾车房车营地、摄影旅游、帐篷营地、水上旅游、健身康体、户外拓展、低空飞行、自行车骑行等旅游项目,打造多层次、差异性、个性化的旅游新业态,让游客多角度、全方位、设身处地地感受“悠、秀、绝”的特点。


  (原标题:“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的深刻内涵、文化渊源与思考建议)


  作者介绍: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组  长:梁  勇  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
  副组长:夏汉宁  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成  员:赖功欧  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刚俊  省社科院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张泽兵  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冯  玮  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辑: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