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规划"慢行交通系统" 设47个自行车租赁点

18.11.2014  13:44

    南昌将构建系统、连续、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昨天,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南昌将推进非机动车路网、步行路网的规划和建设,并加大推广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力度,在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常规公交站点设置非机动车接驳点,方便市民“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出行。

     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无缝衔接

    慢行交通,一般指的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公里/小时的交通方式,包括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记者了解到,“慢行交通系统”主要是通过步行 、自行车 、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来缓解交通拥堵现状,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从而营造舒适、安全、便捷、清洁、宁静的城市环境。

    《南昌市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南昌将根据城市布局结构特色,加快城市慢行交通发展进程,不断优化慢行交通与其他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无缝衔接;规范管理电动自行车出行;进一步改善自行车及步行出行环境,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提高城市绿色出行的比例,构建符合南昌特点的慢行交通系统。

     阳明路、叠山路、中山路等设置廊道

    南昌将积极推进非机动车路网规划建设,包括廊道、集散道、联系道等。其中,廊道为非机动车主要通道;集散道为次一级的非机动车通道,服务一定区域内的非机动车交通;联系道是服务街坊范围内的非机动车交通通道。

    记者了解到,老城区阳明路、叠山路、民德路、中山路、八一大道、抚河路等主要道路设置廊道,渊明路、南浦路重要支路设置集散道。

     商业集中区人行道宽度不小于5米

    步行路网划分为重要步行通道、一般步行通道两级。重要步行通道为依托主、次干道设置的步行通道,设置独立的人行道,人行道宽度不小于3米,在商业集中区、大型公共建筑、枢纽等人流聚集区人行道宽度不小于5米。

    一般步行通道为小区、街坊内部的步行通道人行道宽度不大于3米,部分条件困难的道路采用人车混行的交通方式。交叉口采取平面过街方式。

     布置47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目前,公共租赁自行车已经在红谷滩新区、经开区等地“上路”。南昌市提出,加大推广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力度,围绕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常规公交站点分级布置三级非机动车接驳点,共设置一级接驳点4个、二级接驳点8个、三级接驳点12个。

    在非机动车路网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公交站点、公园、广场、景点重要公共服务中心布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47个,投入公共租赁自行车2000辆,从而提高使用效率,引导非机动车出行。(来源:天园网记者 吴跃强)